去过寺庙或者名胜古迹游玩的网友们,你们有看过那种一根根竖直排列的木条组成的窗户吗?那种叫直棂窗,其结构在古典家具里其实也不少见,最出名的当属“气死猫柜”。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据说是因为这种柜子可以存放食物,猫儿能看到但吃不到,被气得憋屈,所以得名“气死猫柜”。当然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性有叫饭橱、碗橱、鸡笼橱、面条柜等。
大红酸枝直棂式圆角柜一对大红酸枝直棂式圆角柜一对大红酸枝直棂式圆角柜大红酸枝直棂式圆角柜一对
说到这里我们就更要具体看看带直棂的柜子有什么细节值得称道。图中的圆角柜正面侧面都是直棂板。而且此柜直棂的造法它并非是出个榫,挖个槽就嵌进去,仔细看连接边框的榫头可以发现看似是格肩榫,实际上却是蛤蟆肩即飘肩榫,里半留榫,外做半肩,有飘举之势。之所以叫蛤蟆肩也是因为北京的匠师觉得这种榫形似张口的蛤蟆。细节不仅于此,无论是柜门还是侧面的直棂以及边框,每根木头的面都不是单纯的混面,边沿有平直压边,增加了线条感,一根没什么,但这柜子八扇直棂板,每扇九根,总计七十二根都是这么处理的,其耗工程度远不是一般的圆角柜攒框嵌板所能媲美。而且《豹隐纪谈》里有句谚语叫“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阴地”,这数字和猫牵扯上来,只能说这柜子做得那叫一个讲究!
大红酸枝直棂式圆角柜大红酸枝直棂式圆角柜侧面大红酸枝直棂式圆角柜柜门直棂大红酸枝直棂式圆角柜柜帽喷出大红酸枝直棂式圆角柜内部
其余比如分体式柜体,上部柜的腿足与带抽屉底座的腿足线条完美契合,搭在一起就是一个整体,拆开使用也不显突兀。整体造型简练而圆浑,显示了匠师的高超技艺,同时又侧面说明了满直棂的柜子作为传世极少的一个品种与它们的耗工和细节讲究脱不开关系。
大红酸枝直棂式圆角柜大红酸枝直棂式圆角柜内部抽屉柜门可拆卸大红酸枝直棂式圆角柜可拆卸
此对直棂柜为圆角柜器型,分为上、下两部组成,圆材直足。上部柜体分两层,后背装板,正面木轴直棂门两扇,可拆卸,且两侧面均为通透的直棂板。上部柜体直棂板分两段,中部以雕莲纹绦环板为间隔分隔开来。上部柜体总计八扇直棂板,每扇直棂板攒接九根直棂,直棂条以飘肩榫连接外框,且中部均以双横枨稳固整体,每根直棂混面延边压线,丰富层次感,打开柜门可见其内部以一双抽屉分隔成两层。
大红酸枝直棂式圆角柜底座底座抽屉
下部几座设抽屉二具,腿足间安横枨,前左右三面带有素刀牙板。整个架格皆用大红酸枝,木色沉稳,选料甚精,制作考究。其可贵在于造型简练而圆浑,显示了匠师的高超技艺。全器雕饰繁简得宜,直棂格板的使用使得此柜简约而不失华美,深沉雅韵中又增加了一丝富丽气息。
大红酸枝直棂式圆角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