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田玉鉴别高仿和田玉籽料 [复制链接]

1#

随着国人对和田玉需求的日益提高,真正的高品质和田玉籽料随之越来越少,一些不法奸商就不由的动起了歪脑子,拿一些广义的和田山料经过人工的加工制造出一些所谓的“高仿籽料”,以籽料的名义和籽料的价格在市场上公然销售,使一些经验少的玩家屡屡上当受骗、叫苦不迭,甚至一些资历颇深的商家也未能幸免打眼吃药。

高仿籽料的原料一般都是一些狭义或者广义的和田玉山料,比较常见的是和田玉山料和俄山料以及青海料,其中数和田黑山料的仿真度最高,辨别难度也最大。现为大家讲一下这些高仿籽料的制作过程和简要的辨别方法,所说的都是个人根据几年来的市场经验得来的,不一定准确,仅供大家参考。

1.青海料染色仿籽料做出来的把玩件,类似的东西是高仿籽料的主力*。市场上这样的东西很多,一般的青海料高仿籽料比玉质不像是和田玉籽料一样有一种特有的胶质感,质地看上去显得很水嫩,并且常常伴有水线。

2.青海料高仿籽与和田籽料的对比图:上者形状看上去很圆润,但是是人工刻意修磨出来的,皮色是人工做上去的,毛孔是人工用特殊的雕刻工具一个一个捣出来的,再配合强酸的腐蚀,再经过滚筒的碰撞看上去就逼真许多了。但是人工制作的东西跟大自然制作的东西比还是显得有些不自然,这种感觉是很微妙的。

3.染色方法比较常见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冷沁。这种比较简单,也是最常见的染色方法。一般被染色的料子都不同程度上带有棉或者僵,而棉或者僵的地方结构一般都比较疏松,局部密度也相对较低。染色的人一般是由化工染色剂冰乙酸、无水乙醇等十余种化工原料调配出的药水在苯酚等若干种起渗透作用的药水的配合下将料子放入事前调配好的药水中,冷沁一段时间,一般都是一个星期左右。然后捞上来仔细观察,把色过于假的部分磨去,只留下仿真度高的,再在放入滚筒中滚,出来以后颜色看着就会自然很多了。

第二种是热处理。一般是用汽油喷枪或者天然气喷枪对准一点,用瞬间的高温改变局部结构,使被加热部分结构变得疏松,然后将事前调配好的药水抹上去,这种方法行内叫做点皮。

第三种是慢加热染色。所谓的慢加热染色就是指先用冷沁的方法先染出一层色,然后将被染色的料子用卫生纸或者是棉布包裹起来,用事先调配好的药水倒上去使药水沁透棉布,然后把料子放入一个特制的铁桶或者是烤箱中慢加热,被染色的料子自身温度会原来越高,然后棉布上的药水会源源不断的沁入料子里面,行内这种方法叫做烤皮。

玉质较好的青海料染色的东西,白度润度都没得说了,雕工也很不错,类似的东西染色的方法一般是点皮,皮色很少,而且有的东西做的很逼真。这个做的比较假还是很容易分辨的,但是有些东西的皮子做的仿真度极高,对一些初级的玉友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4.鉴别这种东西的方法主要是看玉质感觉和看皮色特点。青海料的肉质感觉简单了来说就是透、水白,仔细看第一个佛手指的位置,明显的水白的感觉。籽料的东西即使是做的很薄了也不会有水透的感觉,透和水透不是一个概念。再一个就是看皮色。类似的东西皮色下往往都有一层薄薄的僵或者是棉点,有薄僵的一般都是如佛上蝙蝠一样的皮色,皮色基本把僵沁透了,但是仔细看皮肉分离的部分还是有一层薄薄的白僵。而有棉点染色的东西染出来的色往往都是洒金皮状的,如上图观音拿的如意上的皮色一样。鉴别这种染色也很简单,仔细看皮色下颜色重的地方棉比较多,颜色浅的地方棉比较少,而且这样的东西还有人为的毛孔更加提高了仿真度,这种毛孔一般是用雕刻工具里的金刚石尖针一个一个捣出来的,刻意捣出深浅不一的感觉,然后用比较粗的油石打磨,出来以后会自然一点,但是与真的毛孔比还是有一定区别。

毛孔仔细看分布自然错落有致、深浅不一,大小皆不一样,看上去很自然。

制作假毛孔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刚才上面说的那种人为的用机器一个一个捣出来,还有一种方法叫做喷砂。一般来讲籽料上的毛孔是籽料在河水的运动中被带动与其他石头产生碰撞产生的,一般都是局部存在的并不是密集存在的。硼砂制作出来的毛孔与天然籽料上的毛孔相比分布过于均匀多且一致(下图)。

硼砂毛孔与天然毛孔的对比图.除了以上说的这两种制作毛孔的方法外,目前市场还流行着另外两种制作毛孔的方法:第一种是强酸腐蚀。用浓度比较高的硫酸或者盐酸沁泡玉料,强酸会腐蚀玉质的表面,把玉料的表面结构差的部分腐蚀出一个一个的小坑来,然后染上色,这样也能做出类似天然毛孔的效果。如下图:

再有一种就是用滚筒制作毛孔。先把玉料沁在强酸里泡一段时间,玉料的局部玉质就会变的很脆弱,然后把料子放入滚筒里,然后把滚筒里放入一些硬度高于和田玉的玉石碎片或者边角料,比如翡翠玛瑙之类的料子,这些料子硬度达到7度左右,而和田玉的硬度都在6.5度左右,被强酸腐蚀过的料子表面硬度更低。把这些料子放入滚筒里与经过强酸腐蚀的料子产生碰撞,可以把经过强酸腐蚀的料子撞出一个一个小坑来,而且分布的可以很自然。类似经过这样手法制作出来的毛孔仿真度最高,市场上一些高仿籽料多用的这种方法。

5.除了看毛孔,还有一种辨别是否为籽料的方法就是看籽料上的裂纹。籽料上的裂纹与磨光料的裂纹有明显的不同,籽料上的裂纹从外表看裂纹上有明显的缺口,层次不齐,这些缺口都是在河水的运动中经过河水的冲刷和撞击产生的。如下:

而人工磨光料的裂纹往往只是单纯的一道线,线里并且有沁色,这些沁色一般都是外重内轻,而籽料的正好与之相反。

人工磨光料裂纹与天然籽料裂纹的对比图

6.市场上除了青海料制作出来的高仿籽料,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俄山料制作出来的,辨别难度也相对来说高了一些。青海料大家大致的还能从玉质感觉上去辨别,因为大多数青海料的水头都很足,大家可以从水、透上去辨别。而俄料就不同了,因为俄山料的有些品种在玉质感觉上与和田料差别不大,比如白皮料和灰皮料。上图是一块极品的白皮料染色的作品,玉质很好,染色者利用白皮上薄薄的一层薄僵染色,染出来的色一般有一定的厚度,但是没有明显的过度色,而且表面有被强酸腐蚀过的现象。

俄白皮料一般都呈瓷白状,肉质感觉与和田料相比略显呆板,缺少和田玉特有的质感和灵气。下图为俄白皮料和和田料的肉质感觉对比图,感觉很微妙。

7.除了白皮料,目前市场上黑皮料染色的东西也是一个热门。黑皮料因其突出的玉质和黑皮白肉所产生的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而受到人们的追捧,价格一路走高甚至有与同等玉质的和田玉持平甚至超过的迹象。

目前市场上的黑皮料一半都被染过色后在拿出来销售。大家都知道原生的黑皮料除了黑皮并无其他色系的皮色,但是大部分玩家都偏爱红*皮,所以一些人就拿这些料子染色之后当做籽料来出售。辨别黑皮料的方法也很简单,黑皮料顾名思义有黑皮,经过染色的黑皮料在红或者*色的皮色下往往还会有一层黑皮,这些色一般都是在黑皮的基础上染上去的。黑皮料虽然属于广义的和田玉,但是其玉质优秀,所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玩料。

8.除了以上说的几种常见的俄料,俄糖料也是制作高仿籽料的原料之一。造假者一般把俄糖料的糖色部分切干净然后用点皮的方法在料子上加色.做出来的东西也有一定的仿真度。简单的辨别方法是,俄糖料相比和田料来说显得死白,肉质感觉太过浑厚,通透感不强。

除了常见的俄山料以外,俄巴沙料也被一些造假者拿来造假牟利。俄巴沙料属于俄新料,有的带翠色,玉质与传统的俄料相比显得有些稚嫩,类似于老坑的青海料一样。

9.除了俄山料与青海料之外,于田山料也是高仿籽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大家常见的滚筒料和染色籽多是于田山料制作出来的,辨别难度较低。稍微对和田玉了解一点的玩家一般都能分得清楚,所以这里就不在说于田山料的辨别了,贴几张于田山料染色的图供大家参考。

除了传说中的95于田料,目前所产的于田山料很少有质地好的,于田山料与和田黑山料以及籽料相比也略显的透了些,玉质感觉略显飘了点,不够稳重,虽白但是缺乏质感。下图为质地还不错的于田山料仿籽雕件:

10.其实市场上所流通的青海料的和俄山料的高仿籽仿真度还是有限,毕竟肉质感觉不同,不属于和田料,一些经验多的高手能从肉质感觉上去分辨料子的产地。但是用优质的和田山料做出来的高仿籽就不同了,很多专家级的玩家有时候也免不了要打眼吃药,因为优质的和田黑山料与籽料的肉质感觉基本是一致的,从肉质感觉上去看很难分辨。下图为一件和田黑山料所做的观音雕件,它的肉质感觉与籽料无太大差异,这样的东西已经不能通过图片去确定产地了,必须上手看,在大同中找出那一点点不同。类似这样的料子要是卖价告诉你是籽料的切料,你也无考,因为肉质感觉太像是籽料了。

要是再用黑山料制作出一些所谓的籽料特征那就更难辨别了,只能上手去观察寻找那些细微的籽料特征来确定是不是籽料。下图是一块玉质不错的和田黑山料,大致看跟籽料差别不大,但是仔细看看是磨光染色的,背面无明显的毛孔,且存在人工修磨过和染色的痕迹,那些凹凸不平的面是原石毛块上本来就带有的。造假者把大部分都磨光了,只留下一点点毛面,然后丢进滚筒里滚上十天半个月出来以后就基本像是籽料了。

和田黑山料磨光籽

本平台文字来自网络,只为普及知识扩散分享,在此感谢原作者。玉石、玉雕、核雕等文玩,学习玉石文玩知识、欣赏玉雕文玩珍品。玉石文玩爱好者交流交易、收藏展示、以石会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