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校两名毕业生赴新疆和田地区从事基层工作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近日,我校届经济学院财*学专业毕业生闫琰和届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张*,经过报名推荐、面谈考察、素质测试、体检等环节,最终被年*和田赴辽宁招录工作组录取为赴*基层工作人员。两名同学思想积极、成绩优秀、素质过硬、师生评价较好,志愿进疆长期工作。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两位同学吧!

“趁年轻,去基层!”

——记我校年赴*和田地区

从事基层工作毕业生

闫琰

他叫闫琰,是一名经济学院财*学专业级的毕业生。中共*员,曾任大连财经学院第三届新闻中心副主席,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在大三时,和田招录组来到学校进行宣讲,那时的闫琰还只是一名预备*员,但从那之后他便坚定了自己投身“*和田基层建设”的理想。再往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闫琰不断充实自己,他说:“青年当立志,立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趁自己年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所以作为今年的应届生,一毕业便选择投身“*和田基层建设”。

奔赴*和田基层建设的过程中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学校组织部、招生就业处和学院书记等诸多老师在“*和田基层建设”报名和资格审查中帮助他顺利解决了不少困难。当然在这坎坷道路的背后更离不开父母和女朋友的理解与支持。他感慨:“正是这些我人生路上的指路人让我在选拔流程中即使遇见困难也不放弃,努力去克服困难,使自己变得更好!正是他们成为我入疆道路上最坚强的后盾!谢谢大家!”

闫琰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选择一份安定和舒适的工作,而是选择了远赴*从事基层工作的初衷只有一个:要对得起青春!怕以后没机会了!

对于“基层建设”这个概念闫琰是这样理解的,“趁年轻,去基层!”闫琰认为基层的工作与实践经验是青年成长最好的“助推剂”。他说未来不管在哪种工作岗位上,都会自己找苦吃、找累受,通过实践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积极地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扎根基层,关键是要扎下去,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田间地头,亲自察看、亲身体验。他说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在基层中练就勇于探索、广交好友的胆气,形成积极乐观、主动服务的态度,塑造系统思考、理实结合的能力,真正成为一个有朝气、有梦想、有真本领的青年人!

基层条件艰苦,远赴*,即使面对环境、气候和生活条件上的困难和不适,闫琰也不畏艰险、毫无怨言、甘于奉献。西部是国家大力发展的后进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现代化程度不高,环境条件十分艰苦。他认为,从一名大学毕业生转变为职业工作者,首先要从思想上做好吃苦的准备,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艰苦的环境,以坚强的忍耐力和毅力克服各种困难,在服务基层工作中,勇于付出、勇于担当,做一名无私的奉献者。

作为优秀的大财学子,他更想真正的起到表率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学弟学妹们:生逢其时,肩负重任,现在的社会需要我们这代青年人大展身手,为*和国家的事业奉献自己,要牢记嘱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和国家的事业中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用一簇服务之火点燃扎根基层之火”

——记我校年赴*和田地区从事基层工作毕业生

张*

他,践行着“疫情就是命令”的原则,放弃了原本回家看望父母的计划,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他,贯彻着“我们要共同保卫自己的家园”的信念,通过自己的耐心,在社区与百姓之间搭建起一座连心桥,为居民织起一张“防护网”;他,在看到国家需要远赴西部工作的人才时毅然报名,响应国家号召,前往遥远的边疆。

他是张*,大连财经学院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还荣获了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他不仅是一位在疫情期间积极服务社区和人民的基层人员,还是一位积极从事西部建设的“新青年”。

年毕业后,他便一直在社区工作,服务人民,通过五年的工作经历,使他了解到了基层工作的不易,也使他明白了基层工作对国家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他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协调发展的讲话时,让他有了想要去边疆基层更好服务人民的想法。“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这样的信念像一簇火苗,在他的心里悄悄燃烧,那是一簇服务之火,一簇希望之火。当他第一次看到*和田招募基层工作人员时,他当机立断的报了名,可是这一次并未成功。但火苗并未熄灭,终于,年他成功报名并通过了一系列的考核,正式成为远赴*和田从事基础工作的一名人员。

与一般年轻人不同,张*显得不那么浮躁,却从他身上看出了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沉稳。他愿意基层,去了解基层人民的生活,甚至享受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减少一些浮躁的气息!

大多数人总是崇拜明星,但是经历疫情后我们的榜样却转移到了各个行业的工作者。张*也是这样一位值得崇拜的时代逆行者!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员的张*,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义不容辞投身到西部建设!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用来形容这位远赴西部投身建设的英雄再适合不过。鲁迅在《热风》里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大家都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只有自己真正的去尝试,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并且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充满志气的青年,将在这边疆的土地上,挥洒汗水挥洒热血,服务人民,报效祖国!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崇拜的时代“偶像”!

END

文字来源:新闻中心记者团

图片来源:新闻中心记者团

排版:新闻中心新媒体工作室

编审:杨诗淼

制作:高惠子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