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嘉禾网拍第40期当代和田玉籽料中国 [复制链接]

1#

点击上方古玩鑫,
  

神人纹玉琮(音cong)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典型玉器,年出土于浙江省余杭市良渚文化遗址。玉琮通高8.8厘米,孔径4.9厘米、外径17。6厘米。琮体四面各琢刻一完整的兽面神人图像。兽面的两侧各浅浮雕鸟纹。

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留有台痕。下端有取料时形成的凹缺。琮体四面由中间的直槽一分为二,又由横槽分为两节,每节再分上下两个组成部分。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神人兽面纹图像,共八个,用浅浮雕和细线刻两种技法雕琢而成。

这一种人与兽的组合图是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这个图案的名字也叫“神徽纹”,代表什么意思呢?有一种说法认为琮上雕刻的是一位戴羽冠的巫师或酋长,他骑在老虎上作法。我们可以将这样一个玉琮看成是图腾柱的缩影,古人祭拜图腾柱,认为它能上通神灵。”此玉琮是目前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

4玉神人纹边璋

现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玉神人纹边璋为国家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商代晚期文物,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玉边璋通长54.5公分,遍体满饰图案,生动刻画了原始宗教祭祀场面。

图案上下两幅对称布局,内容相同,最上一幅平行站立三人,头戴平顶冠,戴铃形耳饰,双手在胸前做抱拳状,脚穿翘头鞭,两脚外撇站成一字形。第二幅是两座山,山顶内部有一圆圈(可能代表太阳),在圆的两侧分别刻有“云气纹”,两山之间有一盘状物,上有飘动的线条状若火焰。在山形图案的低部又画有一座小山,小山的下部是一方台(可能代表祭祀台),山的外侧,一只大手,仿佛从天而降,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第三幅是两组S形勾连的云雷纹。

云雷纹下的一幅也是三个人,穿着和手势与第一幅相同,所不同的是这三个人戴着山形高帽,双脚呈跪拜的姿势。第五幅又是两座山,内部结构与第二幅相同,所不同的是山外两侧各立有一牙璋,右边的山头伸出一个状若象勾状物横在两山之间。这些图案反映出古蜀人在祭坛上举着牙璋祭祀天地和大山,而且天神已有反应,伸出拇指按在山腰上,这是要赐福于下界的表示。

5玉跪式人

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玉跪式人商代玉器,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这件圆雕玉人,高7厘米,是妇好墓所有装饰品中最精美的一件。玉料为和田玉,呈青色,通体有*褐色浸痕。玉人双手抚膝跪坐,头梳长辫盘于顶,头上戴箍形束发器,接连前额上方卷筒状装饰,像一个平顶冠。

玉人的面庞狭长,细眉大眼,宽鼻小口,方形小耳,表情肃穆,身穿交领长袍,衣袖宽长至腕,腰束宽带,付钱悬长条“蔽膝”,两肩饰臣字形动物纹,右腿饰S形蛇纹,背后插一卷云状宽柄器,气度雍容,显示是一个上层奴隶主贵族的形象,抑或是妇好本人。这是一个圆雕的玉件,所谓圆雕,就是立体雕,雕好后前后、左右、上下,转着圈儿都能看。还有一种叫浮雕,大多数都是纹饰高出平面,看凸起的纹饰。再有一个是透雕,是镂空型的。雕刻工艺大致分成这3类:圆雕、浮雕、透雕。

6玉镂雕活环龙纹挂饰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玉镂雕活环龙纹挂饰,战国玉器,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这是一串可卷折亦可展开的玉佩,采用活环套链工艺,全长达48厘米,宽8.3厘米。挂饰整体为一条大龙,全器用五块玉料、一个玉环和一根玉锁钉雕成可以活动卷折的十六节,采用透雕、浮雕、阴刻等技法雕成三十七条龙、七只凤和十条蛇,并饰有谷纹。

其特色表现主要有如下几例:第二节玉璧上的云纹,是采用压地手法,璧的四周攀附四龙,这种形制是到战国晚期才广为采用的;第十一节雕成三条蟠龙相连的玉佩状,龙身为“S”形,是春秋后期在中原开始流行的玉佩造型,十六节玉饰却巧妙地把它们用在一条大龙身上;第十二及十三节的玉饰,分别由双首相向和双首相背的蟠龙构成,每条龙身上各刻有一条龙;第十五节玉饰的两端,分别刻有立凤和凤鸟衔蛇图案,这种图案是南方楚艺术品中常见的题材,在漆器等绘画品中屡有发现。

所谓活环套链工艺就是把平面“搜镂”的技巧用于立体“镂空”上,即在一块玉料上镂雕成数个可活动的环或佩,环环相扣环佩相扣形成连接,使之可卷折可展开,但不可拆卸的一种工艺。此串玉佩是目前面世的器形最长、活环套链最多、纹饰最繁复精美、工艺最为精湛的活环套链玉。此佩的功能和定名目前尚有不同意见,一种看法是用作佩饰,另一种看法是联系同时出土的小件玉鸟禽。认为是冠上装饰,即冠缨。

7皇后之玺

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玉“皇后之玺”印,西汉时期的文物,年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狼家沟村。皇后之玺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以*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纯净无瑕,晶莹润泽。玉质坚硬致密,无任何受沁现象。玺体为正方形,钮为高浮雕的匐伏之螭(chi)虎。

螭虎形象凶猛,体态矫健,四肢有力,双目圆睁,眼球圆而凸出,隆鼻方唇,张口露齿,双耳后耸,尾部藏于云纹之中,背部阴刻出一条较粗的随体摆动的曲线,6颗上齿也以阴线雕琢。螭虎腹下钻以透孔,以便穿绶系带。玺台四侧面呈平齐的长方形,并琢出长方形阴线框,其内雕琢出4个互相颠倒并勾连的卷云纹,每个云纹均以双阴竖线与边框相连。阴线槽内残留有部分朱砂。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4字,字体结构严谨大方,笔画粗细均匀,深度一致。

此枚玉玺玉质之精美,螭虎造型之生动,玺文字体之规整大气,雕琢技法之娴熟,都是罕见的。《汉旧仪》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此印形制与印文正与汉制相合。因出土地点距汉高祖和吕皇后合葬的长陵约1公里,推测为吕皇后吕雉之物。

帝后直接使用的遗物发现很少,这枚“皇后之玺”玉印是汉代皇后玉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专家认为这方玉印的发现创造了两项全国之最:一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皇后印玺;二是玉玺的主人是年代最早的皇后。故历史、艺术价值很高,被列为国家级文物。

8金缕玉衣

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金缕玉衣年出土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玉衣由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六个部分组成,全部由玉片拼成,并用金丝加以编缀。玉衣内头部有玉眼盖、鼻塞,下腹部有生殖器罩盒和肛门塞。

周缘以红色织物锁边,裤筒处裹以铁条锁边,使其加固成型。脸盖上刻划眼、鼻、嘴形,胸背部宽阔,臀腹部鼓突,完全似人之体型。全衣共用玉片片,金丝约克,做工十分精细。玉片成衣后排列整齐,对缝严密,表面平整,颜色协调,反映出玉师杰出的技艺和达官奢侈的生活。

我国目前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缕玉衣墓只有八座。除了这件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外,~年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楚王刘戊的“金缕玉衣”是现今出土最早,做工最好,最有价值的国宝。

这件金缕玉衣目前有很多全国之最:年代最早,距今超过多年,推断墓主人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玉片最多,玉衣长厘米、宽68厘米,用克金丝连缀起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玉质最好,玉衣全部用*和田白玉、青玉组成,温润晶莹;工艺最精,玉衣设计精巧,作工细致,拼合得天衣无缝,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

9玉刻诗大盘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

玉刻诗大盘,清代宫藏文物,高9.6厘米口径65.3厘米。此盘圆形,浅腹,折沿,圈足,光素无纹。盘心镌刻年(乾隆二十七年)御制诗《玉盘谣叠旧作韵有序》,共字。从文中可知,玉盘为乾隆廿二年(年)平定*贵族叛乱时缴获。玉盘体型庞大,打磨润泽,是*玉工的杰作。此盘的刻辞,记录了重大的历史事件,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

10大禹治水图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大禹治水图》玉山成品于十八世纪清朝乾隆时期。高厘米,宽96厘米,重约公斤,是用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旧称和阗)玉雕成。玉山被置于高60厘米的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青白玉的晶莹光泽与雕琢古朴的青褐色铜座相配,更显得雍容华贵,互映生辉。玉山雕琢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整个玉山仿佛一座山峰,其上山石林立,山石间飞流直下,山石上人群聚集,挥锨舞镐,开山移石,疏洪导水,场面恢弘,气势非凡。

玉师们巧妙地结合材料的原有形状,灵活安排山水人物,工艺之精美叹为观止,不但是一部具有丰富内涵的壮丽史书,也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

〓古玩鑫宁波新馆〓

(市隐艺术空间)

馆内云集古瓷古玉佛像唐卡古珠茶器等古代艺术品百余件

清乾隆子冈款白玉双骏诗文扳指

清康熙青花婴戏图纹饰将*罐一对

(来源:美国胡佛总统旧藏)

更有各类稀缺绝版古董资料书籍供免费翻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