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疆沙漠洪灾冷思考全球变暖或引发集中制冷 [复制链接]

1#

来源:钥城网


  沙漠洪灾、平原台风、撒哈拉沙漠六月飞霜,全球变暖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愈发明显。


  7月26日以来,新疆天山山脉普降暴雨,加上夏季冰雪融化,造成洪灾,沙漠一下子变成了汪洋,洪水淹没了中石化西北油田玉田片区,沙漠一下子有了江南水乡的感觉,导致50多辆勘探车和3万多套设备被淹,损失严重。


  在平均年降水不超过毫米,平均蒸发量高达~毫米的新疆地区说洪水,有点天方夜谭,事实是不仅发生了,而且还很严重。


  沙漠洪水属于一种罕见的气候现象,其背景仍是全球气候变暖。


  事实上,“全球变暖”已经在地球上持续了很长时间。有很多人觉得它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大,而且还很遥远。但是,近期的极端天气表明,全球变暖的影响就在我们身边。


  人们采取比如大力的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消耗,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这些单一行为并不足以对全球变暖起到决定性的扭转作用。


  从现实角度来看,无论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还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需求,技术创新都非常关键。


  神奇的北纬40度


  气象专家分析,新疆的洪水的两个来源,积雪融水和暴雨,它们从何而来呢?降水离不开水汽,新疆深居内陆,距离各大洋都较远,专家认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西伯利亚地区的冻土等解冻范围扩大,沼泽地区蒸发增强、水汽增多,导致这些水汽可以随大气环流来到南疆并带来大量降水。


  不过,从新疆降水数据来看,似乎真的在增多:


  年6月15日,克州、喀什、和田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6月16日,中央气象台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到,我国西部的新疆几乎成为我国的降雨中心,出现了大片暴雨,就连塔克拉玛干沙漠都出现了大片降雨。


  从15日8时~16日8时雨量达到86.2毫米,并且24小时总雨量达到了93.4毫米,接近大暴雨水平!而南疆也已经有超过毫米的大暴雨出现,这是南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首场大暴雨,已经超过了当地平均降雨量的2倍,一天下了两年的雨!


  中国西北降雨量增多不是孤例,近期在北纬40度国家均遭受高温和强降雨极端天气的“蹂躏”。


  从6月以来,比如欧洲的德国,亚洲的中国河南地区,美国东南部地区都连续发生了洪水,这些区域都集中在北纬35~40°地区,作为传统的北温带地区,强降水很少会达到这个区域,为何今年暴雨都集中到了高纬度?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对此做了非常详细的解释:


  今年六月下旬到7月上旬,北半球西风带的大槽大脊活动非常清晰,总体呈现四波型特征,其中欧洲北部、俄罗斯东部、北美西部、大西洋北部都有一个高压脊中心,受到下沉气流影响,这些区域都出现了高温天气。


  而形成这个过程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海洋蒸发量增加,西风带环流北方高压以及副热带高压和暖湿气流的冲击概率增加,形成这样条件的可能性都在增加。


  但是在全球气温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撒哈拉沙漠地区近期突然降了一场大雪,并且这次降雪的范围非常广泛,覆盖了撒哈拉沙漠的大部分地区。


  很多人认为,是不是全球变暖现象停止了,全球气温要降低了。


  科学家也对近几年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情况做了分析,并且得出了结论,撒哈拉沙漠的降雪概率会一直上升。


  这意味着,比这些偶发的、罕见的气候现象更为严重的事情是,未来全球的气候、生物乃至自然格局都因为全球变暖而发生根本性转变。比如,热带雨林可能整体往北移,北温带成为亚热带,寒带地区升温为温带等,带来的影响无法估量。


  冷链供应普及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报告指出,-年间,气候变化的警示迹象和影响(如海平面上升、覆冰损失和极端天气)有所增加,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


  热带地区的增加,比如增加在炎热的季节,为维持食物新鲜、保证医疗和数据中心正常运行,空调、冰箱、冷链等制冷技术是刚需。包括中国在内,冷链物流总额持续攀升,需求总量连年增加。


  在运输环节,我国主要有公路冷链、海运冷链、航空冷链和铁路冷链四种方式,其中公路冷链为主导,年公路冷链主要货物运输量为万吨,占比达到89.7%。但未来将转向多式联运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特色和组合效率。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我国冷链物流总额和需求总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且增速连年上升。其中,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增速有所下降。-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额由2.10万亿元增长至6.11万亿元,CAGR19.5%;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由0.77亿吨增长至2.33亿吨,CAGR20.3%。


  受益于消费升级,未来冷库发展空间还很大,叠加国家政策对于农村食品损耗的重视,冷链物流市场有进一步加速发展趋势,公司产品市场空间也有望持续增大。


  从下游来看,冷链物流应用范围广泛,医药冷链前景广阔。


  冷链下游主要面向的是各类冷链应用行业,包括餐饮、零售、生鲜电商、医药、化工、电子等。


  其中,食品冷链的需求占绝大部分比重,接近90%,医疗及化工电子等冷链合计占比约10%。年中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达2.33亿吨,涵盖了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乳制品、速冻食品六大类。


  同年,中国医药冷链销售总额约为.03亿元,与年相比,同比增长20.09%,且预计年将突破亿元,其运输产品主要包括疫苗、血液制品、口服药品、注射针剂、生物药等。


  集中制冷的绿色效应


  然而,为了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夏天豪华商场过度的冷气、智利车厘子和新西兰牛肉到达餐桌所需要的冷链体系,都可能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国际能源署指出,全球约10%的电力被用于空间制冷(空调、电扇),许多制冷剂采用的氢氟碳化物,更是比二氧化碳强上百甚至上千倍的温室气体。


  制冷的需求还在增长。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年,仅空调的全球拥有量将增加3-4倍,相当于在未来30年,每一秒就会有10台空调售出。


  因此,绿色高效制冷成为现实需求。


  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共同发布了《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国成为继印度和卢旺达之后第三个发布此类方案的国家。


  《方案》指出,中国制冷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15%以上,年均增速近20%,大中城市空调用电负荷约占夏季高峰负荷的60%。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冷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中国家用空调产量全球占比超过80%,电冰箱占比超过60%。


  从制冷设备的技术创新上,在持续政策支持和减少食物损耗的需求推动下,冷链物流行业快速增长,有望助推微电机未来持续放量。绿色高效制冷高效节能电机将成主流,ECM电机通过优化材料和结构设计,节能65%以上,是现有电机的理想替换标的。


  据行业细分龙头微光股份公司的市场分析,随着节能减排成为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效节能电机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行业细分领域龙头微光股份自主研发并成功量产高效节能ECM电机,采用先进电子控制技术,使电机的能效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ECM电机效率达到60%以上、ECM无刷直流风机效率达到40%以上,有效降低客户用电成本。


  微光股份表示,其自主研发的高效节能ECM电机能有效解决行业痛点,自-年复合增速高达69%。预计未来节能减排的趋势下,ECM电机仍能高速增长,成为社会各类供冷设备的主力军。


  《方案》提出,“到年,家用空调、多联机等制冷产品的市场能效水平提升30%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20%,实现年节电约0亿千瓦时。”


  中国主要制冷产品节能空间达30%-50%,专家认为现有家用空调的平均能效和最先进技术比,有提升3-5倍的技术革新空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