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从清乾隆白玉圆玺谈古代玉器的琥珀烫
TUhjnbcbe - 2024/6/4 18:31:00
中科医院 https://m.39.net/nk/a_5154126.html

本文由无相有道原创并独发百家号,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清乾隆御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

年12月6日北京保利拍卖公司的秋拍夜场,一枚“清乾隆帝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最终以1.61亿元人民币(含佣金)的天价,创下了迄今为止玉玺和白玉拍卖的世界纪录。

这枚白玉圆玺以温润莹洁的和田白玉精琢而成,印面以篆体浅阳雕“太上皇帝”四字,玉玺四周阴刻乾隆帝《自题太上皇宝》御题诗,极为尊贵。

清乾隆御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拍卖现场

白玉圆玺顶部阳雕八卦中的“乾”卦,而旁边阳雕着双螭龙纹,意寓着与“隆”字同音,这一图案不仅颇具皇家神韵、帝王气势,更是用图案组合出了拥有者的身分——乾隆。

这枚弥足珍贵的清乾隆御用圆玺,一方面反映出清代历史文化的相关重要信息,另一方面还隐含着一项鲜为人知的古代治玉工艺。

重点就在这枚白玉圆玺顶部的赭红皮色之上,此皮色并非天然生成,而是后天由人工染色所致,这种玉器染色工艺在当时还有着专门的名称——琥珀烫。

清乾隆御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

琥珀烫之说首见於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且知之》,但未见记有材料及工艺方法。

光绪己丑年,武进徐寿基在《玉谱类编-玩古》中提到琥珀烫,并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则用车轮旋转之法使玉与琥珀相揉擦如火热,琥珀之液自流於玉理。”

由此可见,在清乾隆年间,玉器的仿古染色已经不算太稀奇的行为,为了追求玉器成品艺术上的完美,清代宫廷造办处无所不用其极,除了施以精工、细腻琢制之外,人工染色的技术也已经相当成熟。

北京故宫藏良渚文化玉琮改制的香薰北京故宫藏良渚文化玉琮改制的香薰

对于宫廷玉器的染色,乾隆五十年(年),乾隆皇帝曾专门写过一首御制诗《咏汉玉辋头》,这里的“玉辋头”是指高古玉琮,因其时隔久远,清代己不可考其出处及功用,因此被乾隆误认为是古代“玉辋头”,辋头是古代车轴上的部件。清代宫廷多将玉琮改制为香薰。

其中的注释中是这样解释的:“今之为伪古玉者,色似油污,镌纹不深,且质体粗笨,不过省其工而眩一时。”

言下之意指明乾隆后期人工染色的颜色像油污,不透亮、不乾净,效果大不如以前的“琥珀烫”效果,这样做是为了省工省时,谋求高额利润。

北京故宫藏良渚文化玉琮改制的香薰

乾隆五十一年(年),乾隆皇帝在《咏汉玉辋头瓶》中又重申了他的看法,其诗云:“就其土浸精炼染,半真半假出匠师,然其假亦数百载,远胜油污今所为。”

其注释云:“染玉之法亦有其道,今之伪为者率以油渍,与圬者圬墙了无以异,详见昔所作《玉杯记》。”

北京故宫藏良渚文化玉琮改制的香薰

以上这些史料说明,热爱玉器收藏并有一定鉴赏能力的乾隆,对于玉器的人工染色,提出了自已的审美观点。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代玉器制作中“琥珀烫”等玉器人工染色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清乾隆御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

玉器仿古作旧最早出现在宋代,随着北宋末年收藏热潮的兴起,前朝古玉受到了众多文人士大夫的追捧,但传世古玉毕竟数量有限,当市场需求出现后,仿古赝品玉器也随之应运而生。

但当时的仿古玉器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纯粹为了摹仿古玉风范,附庸时代风雅而仿制古代玉器,另一种则属于受利益驱动,为了谋取利益而进行的作假制赝。二者虽然都是仿古,但出发点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天津博物馆藏宋代仿古玉卮天津博物馆藏宋代仿古玉琮

到了明代,仿古玉器中的人工染色技术已经较为普及,但由于信息的闭塞,很多玉器染色作旧手段并未被古玉收藏者和辨伪者所识破。

但是到了清代,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鉴赏者的心中已经有了人工染色可以制作假沁的概念,并且有了一定的辨别真假沁色的能力。

《玉杯记》中的清代双婴耳玉杯现藏故宫

乾隆皇帝所作御制文《玉杯记》就真实地记录了关于玉器人工染色的真实事例:乾隆十八年(年)的一天,乾隆皇帝在玩赏一件古玉杯时,发现玉杯表面附著一层类似粘稠粥汁样的东西,形成磋手的凝结层,不知其为何物而又不能解释,便叫清宫造办处的玉工姚宗仁来看。

姚宗仁马上就认出此杯是他祖父所制,接着讲了其父亲教授他的以琥珀“淳炼之法”和“染玉之法”等一系列“琥珀烫”人工染色仿制玉器天然沁色的方法。

清乾隆白玉羊首瓜瓣杯上的非天然沁色

姚宗仁于乾隆初年在清官造办处供职,根据《玉杯记》的写作时间,推测其祖父应主要生活于康熙中期的苏州。

由此可以确定,在康熙年间苏州已经出现了人工染色制作伪沁技术,而且技术高超,作品能够蒙过多层官员的眼力而成为清官的收藏品,甚至见多识广、精于鉴赏的乾隆皇帝也险些“吃药”。

清乾隆紫檀雕龙百什件收纳箱乾隆的玉器收藏乾隆的玉器收藏乾隆的玉器收藏

清乾隆时期是清代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的仿古玉器生产更加兴盛,是中国玉器史上继明末之后第二个仿古玉生产的高峰阶段。

受宋、明以来文人好古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乾隆皇帝尤其喜爱“故朝旧苔痕”,特别对“三代”古玉情有独钟,甚至亲自组织收集,并亲自鉴别定级,对其中的佳品作文或题诗加以咏赞,并命玉工将诗镌刻在该件玉器上。

因此,对于乾隆帝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上的人工染色,也属于清代宫廷治玉工艺中对玉器的一种特殊美化手段,这种工艺不但乾隆本人清楚地了解,而且从这件白玉圆玺“琥珀烫”的最终效果来看,清乾隆时期的宫廷玉器染色技法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

清乾隆御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

清代的人工染色技术得以大肆流行,与清人尚古爱沁的时代风尚有很大关系,因此这种技术在仿古玉上应用最多。

这种古代人工染色玉器,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审美造就的特殊时代产物,另一方面则反映出清代治玉工艺的系统与完备。

在信息闭塞的古代,除皇家的仿古玉器之外,流于坊间的仿古玉器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以致于中国古代随着玉器收藏的兴旺,同时也促生了很多针对古玉鉴定的学术研究,这也为中国玉器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

清乾隆御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清乾隆御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清乾隆御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清乾隆御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印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清乾隆白玉圆玺谈古代玉器的琥珀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