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普通中国人的眼里,说起“红木”,就知道是非常贵、非常好的木头,但“红木”到底是什么木头,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甚至有些不了解红木的人觉得红木就是指红色的木头。对于红木爱好者来说,老国标33种、新国标29种红木肯定是耳熟能详,但“红木”这个词到底是怎么来的,可能大多数红木爱好者都不清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红木”的由来。
其实“红木”在最初专指俗称为大红酸枝的交趾黄檀(学名)。大红酸枝是在清朝中期时进入宫廷,是继花梨(黄花梨)、紫檀(小叶紫檀)之后的“三大贡木”之一。从此,大红酸枝家具成为皇家御用,被叫做“红木家具”。
到了民国初期,俗称为花枝的巴里黄檀、俗称白酸枝的奥氏黄檀等木头大量引进国内,为了区别大红酸枝,人们就把早进来的大红酸枝改称为“老红木”,把新进来花酸枝、白酸枝叫做“新红木”。
到了19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各种各样的以“红木”为名的木头从国外被引进了中国,出现了很多名称混乱的问题,对此,不过在当时那种时候,红木的概念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为了规范市场,年《红木》旧国标出台,汇聚规范了33种树种的心材部分为红木,也就在这时候,“红木”这一词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由专指大红酸枝这一种材料,变成了33种材料的统称。
而到现在,“红木”这个词就已经不仅仅是木材、制品的概念,而是一种文化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