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价格落差
由什么决定?
为什么会那么大?
前两天我看到这样一个段子:
买卖之间的生意,价格不合适可以磨合,品质有优劣,也可以争执和协商。但一个10万的东西,你说五万三万有人卖给你?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只有缅北的朋友,才能赚到你的钱。
这是一个段子,但很讽刺,也很真实。
现在红木市场的买卖形态中,有一种近乎执念的病态:
只要讲黄花梨,就一定是海黄,还是油梨。
只要讲小叶紫檀,就一定是老料、拆房料或琴料。
只要讲到大红酸枝,就一定是老挝料,还是黑飘红。
只要讲到缅花大果紫檀,就都是缅甸料,还是瓦城的。
但凡提到血檀,就必定是赞比亚的,而且还是北部料。
我就搞不懂,越南黄花梨和人工林的种植黄花梨都去哪里了?
尼泊尔和印尼的紫檀料,以及人工林的小叶紫檀新料都去哪里了?
每年上千个柜的泰国新料,和老挝开料办厂的那些厂家,泰国料和老挝料都去哪里了?
还有进入国内那么多刚果血檀、安哥拉血檀、坦桑尼亚血檀、以及多一吨的澳洲血檀都去哪里了?
商家以销售为目的,对你欺瞒,作为消费者,你自己还掩耳盗铃吗?
在当下红木生产厂家和市场销售渠道,造就价格差异化最大的因素:
一是材质的产区。
二是器型的高低。
三是用料的规格。
四是工艺的落差。
五是利润的多少。
举个例子:一张缅花大果紫檀的床,全泰国料做,市场价格在1.6万到2.2万之间。
全老挝料做,价格在2.5万到3.3万之间。
如果全缅甸料做,价格在4.5万到6.5万之间。
这个区间既涉及到不同产区的木性,所带来的不同原木的优劣,也关乎到不同用料的成本高低,和不同款型的造价成本,以及不同工艺的工价落差。
其中最重要的属不同产区的原木价格的落差。
还有,比如一套大红酸枝的皇宫椅,市场价格从3万左右一套到15万左右一套都有,中间的差距有差不多五倍。
这其中涉及到的门道则更多,比如说:
是老挝料还是泰国料或是越南料?是老料还是新料?
是有拼补还是无拼补?是通根腿料还是腿足上下攒接?
是复刻高度新仿还是将就随意成型?
是脚花一体取料,还是脚与花牙榫卯或胶水拼接?
是整体取掉干净、均匀、顺文?还是靠做色上漆统一?
是手工拉花错成层雕刻?还是机雕对称无立体?
是六面青用料?还是两面清、三面清用料?
是高规格足够厚度取背板料和坐板料?还是就取一公分毛料,0.8几的成品净厚?
料烘不烘干?烘到什么标准?
是做散件打磨?还是成型白胚刮磨?
是做精磨还是烫蜡?是做生漆还是普通油漆?
如果是精磨,那磨到多少目砂纸?是一层层磨上去,还是跳砂打上去?
如果是烫蜡,是传统烫蜡?还是用热风枪走个过程?
如果做生漆,是古法传统生漆工艺加流程?还是做防爆剂,最后用生漆擦个面,就算做生漆了?
这些你是知其一?还是全掌握?你说重不重要?
还有,有拼补指的不是拼板的意思。
拼板是面板用两块或多块板,用榫卯结构拼接起来。
拼补指的是一根料或一块板,有较大缺陷,用高压手段将一块其他的木料或小料,补进缺陷拼凑起来,达到一块完整的料使用,叫作拼补。
拼补算是造假手段,与拼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和目的。
以上所讲,林林总总,见于市场,也许更甚。
与购买者而言,没有三五年以上的功底,不足为辨。
没吃过一两次亏,也不能自省,旁人更是无法规劝。
归根结底,都是价格惹的祸,也是认知的浅薄。
若能避免,可庆。
若不幸落坑,下次便有了经验,也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