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和“活动家”两种角色交织于和田春树的一生:他是东京大学的名誉教授,是著名的苏联史、俄罗斯史与朝鲜史研究者,但也是活跃于街头的市民活动家。用他的话来说,后者是一项“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的事业,因为新的问题总是不断涌现:从青年时期的反越战,敦促日政府正视“慰安妇”问题,到反对右翼修改历史教科书,反对政府公式参拜靖国神社,反对安倍修改“和平宪法”……如今,八十岁高龄的和田春树依然不懈地为日本战后和平与战争责任问题奔走发声。
从身为“活动家”的和田春树回望身为“学者”的和田教授,他的学术关切反而更为清晰:无论是日俄战争、朝鲜战争等战争史研究,还是“北方领土”、“慰安妇”等争议性论题的历史回溯,和田的目光始终系于日本近代史、尤其是日本与东北亚邻国的关系历史,并期望藉由历史研究发起对日本国民的国家记忆和历史记忆的深刻反思:“我认为日本国民对过去战争的认识是相当暧昧的,他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加害者的责任,也没有肩负责任的自觉。至于历史上对朝鲜殖民统治的部分,大多数日本人更是毫无意识。因此,尽管战后日本国民有着真挚的反战情绪,却仍需更多反思和努力,在过去战争和殖民统治中吸取教训。”
和田教授在清华大学进行演讲。
反思的起点被标定在“日俄战争”上。和田春树看到,尽管大多数日本人承认满洲事件与侵华战争的非正当性,却对此前发生的日俄战争毫无反思——它甚至被美化为一场伟大的、防卫性的、对抗白人帝国战争,就像年文部大臣藤尾正行在《文艺春秋》上写道,“如何放任不管,朝鲜半岛或许成了俄罗斯的附属。日本无论如何必须阻止,为了免除后患才爆发了日俄战争”。但在和田看来,与“俄国侵略论”相反,真正对朝鲜怀有野心的是日本:战争因日本长期觊觎并入侵朝鲜而肇始,最终发展为日、俄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国家道路的开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改革家将彼得大帝的改革作为改造国家的范本,“中央集权→富国强兵→扩大领土”的帝国蓝图深深镌刻在日本人的脑海中。经历了年代派兵台湾、吞并琉球、强迫朝鲜打开国门的“前奏”后,“日俄战争”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扩张的关键一步。
借助希曼斯基三卷本等以往被忽视的珍贵材料,《日俄战争:起源和开战》详细地铺陈了战争打响前日、俄、朝三方的视角、动机与行为:
首先是夹缝中的朝鲜——长期作为清国宗属国的朝鲜在日本强迫下打开国门后,其国王开始思考背离清国与日本,转向探索通过北方俄罗斯帝国保护来确立自身统治的道路,这成为日、清、俄三国势力在朝鲜土地上纠葛的起点。和田春树以悲愤的笔调叙述了日本杀害朝鲜王妃、焚烧遗体等恶行,并强调“高宗一直在抵抗日本对他的国家的干涉、控制和侵略”,这一事实是我们理解这个时代东北亚历史的重要历史要素。
其二是“被动”的俄罗斯。和田力图反驳以往研究对俄罗斯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侵略性”的渲染,他认为,俄罗斯事实上“未有主动攫取或使成朝鲜为保护国之念”,而更倾向保持现状或维持朝鲜独立;御前大臣别佐勃拉佐夫增强远东军备的“新路线”实为避免日俄战争之举,而一直到开战前,这位能影响俄罗斯皇帝的战争党核心人物都是希望回避战争的。
由此,真正推动和主导日俄战争爆发的是日本急遽扩张的侵略欲望,和田指出,日本首先通过甲午战争将朝鲜从清国宗属关系中解放,在排除清国势力后提出与俄罗斯南北分治朝鲜;而当俄罗斯全面占领满洲后,日本正面提出“满韩交换论”,要求俄罗斯承认韩国(当时朝鲜国王将国号确立为“大韩”,固也称韩国)为日本之物,甚至出现要确保韩国作为牵制俄罗斯统治“满洲”的据点的倾向;随着新内阁成立,外相小村寿太郎开始规划将朝鲜完全收归日本并进入“南满洲”,他在年发起的日俄交涉实质上称为日本为创造开战条件而进行的借口;最终,日俄战争在日本所谓为了“朝鲜之保全”的号召下打响了。
《日俄战争》中文版封面,三联书店出版。
不可否认的是,在20世纪前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民族独立运动的波澜交织下,日俄战争一度为各国民族革命起到了推化或鼓励的作用:它推动了第一次俄国革命的爆发,带动了芬兰和波兰的民族独立,同时让中国和越南的革命者深受鼓舞。日本的胜利,从表象看来,确实是有色人种对白色人种的胜利,但和田认为这并不足以概括历史真相的整体:“当日本获得胜利吞并朝鲜后,革命者才失望地发现,日本也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事实上,当我们把日俄战争置于日本近代史乃至东北亚近代史的脉络之中时,才能看清它长长的阴影:日韩合并后,日本开始了长达35年的殖民统治;而正如另一位朝鲜研究专家布鲁斯·卡明斯所说,日占期间朝鲜抗日派与亲日派之间的矛盾,成为此后南北对立与朝鲜战争的重要导火索。日本的亚洲侵略战争以日俄战争为始,在侵华战争中达到高潮,而朝鲜战争则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其后续结果。
在这一纵深的理解脉络下,我们进入和田春树研究生涯中另一个重要关切:朝鲜战争。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反思日俄战争还是重访朝鲜战争,和田春树学术生命的根本重心始终系于日本战后的和平主义发展道路:日俄战争研究是为检视日本国民的历史记忆与战争反思,朝鲜战争研究则期望通过回溯这一决定性地形塑了当今东北亚政治格局的战争,来思考今天的日本与东北亚各国未来的和平发展路线。
与一般朝鲜战争研究更侧重某一国或某一方视角不同,《朝鲜战争全史》一书试图综合性地呈现南北朝鲜、苏联、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日本等各方势力在战争中的复杂博弈,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