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奇石又称布衣藏品,它真是众多藏品中最适合
TUhjnbcbe - 2025/2/17 9:45:00

前言

奇石是大自然的隗宝,它们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朋友,不少先人的作品就是围绕其进行内容展开:

例如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就是以奇石开头来揭示几个大家族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当代知名作家李凖的《黄河东流去》还特地以一个章节详细描述奇石对一个黄泛区的灾民所带来的风波;

根据我多年来的奇石收藏经历,我发觉它确实是布衣藏品,而且真是众多藏品中最适合普通大众的收藏品,这是因为:

源于自然的奇石与任何藏品相比,对普通大众收藏而言,几乎不设门槛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先人们留下的很多藏品值得我们去收藏,去研究,但是我发觉无论任何藏品都设定了各种不同的门槛,例如钱币是目前门槛很低的藏品了吧?但是对于初入的小白而言,它历史跨度长(从春秋战国到民国就达几千年),材质多(银、铜、镍、铁、铅与纸等),种类(秦朝之前的刀币、铲币到之后的方孔币、清代机制币)复杂,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不敢轻易入手的。

再例如木器,虽然其原料也来于自然树木,但是硬木的种类(铁力、花梨、黄杨与酸枝等)也很多,其中有一半都是来自国外(东南亚与非洲),对实地树木的生长规律,植物结构了解与纹理判断等各类经验,对普通收藏者而言也是一道门槛。

而奇石就不存在上述门槛问题,它就生长在大自然各个角落,只要我们去外地旅游,在崇山峻岭,茂密树林与流水小溪边都可以发现很多奇石,品种也非常丰富,例如千层石、灵璧石、太湖石、木化石、黄蜡石、龟纹石与肉石等,由于经过数百年的风雨考验,它们都各具特色,形态各异、颜色丰富。只要觉得有眼缘,我们都可以将它们带回来。大小尺寸随我们看,不同形状随我们挑,表面纹理由我们自己来判断。不怕想不到,就怕看不到。

对于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大都市的我们这些布衣而言,在寻找奇石的途中既可以欣赏周边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放松心情、锻炼身体。可以说是收藏与旅游两不误,岂不乐哉!

奇石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不仅是家庭固定藏品,而且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在大众家庭中展现其不同功能。

现在不少朋友把收藏的奇石当作家庭摆设,这丰富了我们对其视觉观赏效果,同时可以根据它们不同的尺寸与形状来定制各种材质的木座后更有锦上添花的装饰作用。但是奇石尺寸有大小,分量有轻重,每位收藏者的家庭空间也不尽相同,奇石收藏在于精、不在于多,反之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与家庭空间受限的压力。不少朋友已经摆脱了自己收藏的奇石一定就是仅用于家庭可供观赏摆设之用的狭隘观念,将奇石以其它方式展现于自己的家庭之中,在这过程中也显现出一种普遍的大众收藏的方式,以下是我身边两位石友的例子:

石友张先生,他收藏多年的奇石也是在外地差旅途中获得的,除了部分是摆设外,原本一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小型奇石被巧妙搭成山石盆景,再伴有小型植物的点缀,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微景观。

石友赵先生,他除了收藏奇石外,喜欢养鱼,为了丰富水族缸里的内容,它把奇石直接放入缸中,种上各类水生植物,奇石在水中不但能中和水中的酸碱度,增进植物的生长,又成了鱼类的自然休栖场所。

奇石来源于自然,在我们这些普通大众家庭中又可以与其它自然物品随意搭配,给枯燥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份活力!

奇石不像软玉与翡翠那样存在很多作伪的现象,适合普通大众收藏

软玉与翡翠目前是收藏市场上的热门藏品,但是有利益的地方就存在作假,光拿软玉的原石来说,拿其它与其外表相似的冒充石头就达数十种,让我们这些布衣看得眼花缭乱,翡翠更不必说了,自古就有“赌石”的绰号,一块块被厚厚石皮覆盖的原石使得不少利益熏心的人在上面赌输赢而变得穷富瞬变,难以琢磨。

而奇石却没有上述的作伪现象,就算作伪,目前也没有合适的材料与方法,因为作伪也会产生成本,那些想这样做的人也会觉得吃力不讨好而不得不放弃。与上述高可难攀的玉石与翡翠相比,奇石外表朴实,大自然的沧桑在它们身上一览无余,毫无任何遮掩。我们对它们的挑选只有喜欢不喜欢,而没有这个差,哪个好的偏见。

奇石圈偶尔发生的“文人相轻”现象也只是各奇石品种的对比后所产生的不同意见罢了,就当兼听则明吧。

结束语

总之,

任何藏品入门都存在高低不同的门槛,而来源于自然的奇石与其相比,对于普通大众没有门槛;

作为家庭藏品的奇石,除了有摆设观赏的功能外,也可以被普通大众用其它方式来展现它们不同的功能;

奇石无作伪,免去了普通大众入手的后顾之忧。

这就是奇石能在众多藏品中成为最适合普通大众收藏品的主要原因。谢谢阅读

1
查看完整版本: 奇石又称布衣藏品,它真是众多藏品中最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