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红木爱好者纷纷向我们咨询关于红酸枝的种种疑问。他们对于市场上常见的红酸枝、大红酸枝、老挝红酸枝等名称、材质及其差异感到困惑,而一些不法商家也常借此机会混淆视听,以劣质产品冒充优质。为此,我们特地整理了关于这三种红木的详细介绍,旨在为大家提供清晰的认识和辨别方法。
一、红酸枝红酸枝,在红木国标中,被归类为红酸枝木类,其下涵盖了多种不同的黄檀种类,如巴里黄檀、赛州黄檀、交趾黄檀等。在这些种类中,交趾黄檀是市场上最为常见的。红酸枝,这一热带常绿大乔木,在北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老红木”,而在广东、广西地区,它则被誉为“酸枝”。根据《国家红木标准》,这种豆科檀属木材被正式定名为“红酸枝”。它主要产于印度以及东南亚的多个国家。当红酸枝木被新切时,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酸香气,这也是它被称为酸枝的原因。
二、大红酸枝大红酸枝,作为红木市场上的珍稀品种,其价格远高于其他红酸枝。正因如此,一些不法商家为谋取私利,常以低质木材冒充交趾黄檀,冠以“大红酸枝”之名。消费者在选购时务必保持警惕,务必询问并确认木材的真实学名,以免受骗。交趾黄檀为何被称为大红酸枝?
交趾黄檀,被誉为大红酸枝,与奥氏黄檀所称的白酸枝,其命名皆源于木材的色泽与构造。相较于巴里黄檀和奥氏黄檀的浅色,交趾黄檀因其深色特征,常伴有黑色条纹,从而得以区别,因而得名大红酸枝。
三、老挝红酸枝老挝红酸枝,这一通俗的称谓通常指代老挝产的红酸枝,但并非特指某一具体树种。在选购时,消费者需仔细辨别。值得注意的是,老挝大红酸枝,即交趾黄檀,其木质与颜色颇似小叶紫檀,两者年轮纹均为直丝状,但鬃眼较紫檀更大,色泽近似枣红色。这种木材坚硬细腻,密度高到可沉于水,通常需要生长年以上才可被用于制作家具。其独特之处在于深红色的木纹中常夹杂着深褐色或黑色条纹,为家具增添了一抹古朴典雅的气息。
四、老挝大红酸枝的独特性质老挝大红酸枝,或称交趾黄檀,不仅以其深红色的木纹和夹杂的深褐色或黑色条纹为特色,更因材质坚硬细腻、密度高而闻名。这种木材能沉于水,彰显其卓越的品质。它通常需要经过年以上的生长,才能被精心雕琢成珍贵的家具。每一件由老挝大红酸枝制成的家具,都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成为家居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老挝大红酸枝以其美丽而富有层次感的花纹著称,其特点是黑色纹理较多。但需注意,这一特征并非绝对,因为新料与老料在生长砍伐时间上的差异,也会对木材的花纹产生影响。2、老挝大红酸枝不仅因其美丽且层次分明的花纹而备受赞誉,更以其出色的油性和光泽度而著称,这使得它不易开裂,经久耐用。在明清时期,它曾与小叶紫檀、黄花梨齐名,被誉为宫廷专用的“三大贡木”。老挝大红酸枝具备显著的升值潜力。这种木材需历经数百年方可成材,其漫长的生长周期导致目前市场上大型的树木已极为稀少。相较于海南黄花梨和紫檀的当前高昂价格,老挝大红酸枝无疑成为了一个值得投资的选项。由于海黄市场上已难觅原料,小叶紫檀的原料也价格高昂,且投资成本已相对较高,而老挝大红酸枝则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