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很多事情真假难辨,经常听说一些有关玉石的“金科玉律”,很多人都奉为真理,但不乏有些谣言混杂其中滥竽充数。
那些荒诞不经的“谣言”,偏偏有人深信不疑,年玉石圈流传最广的谣言,你竟当真?
谣言一:养生珠宝生病不怕
一些人深信“玉养人”,生病了不去看医生,而盲目相信珠宝玉石的养生功效,从而造成了悲剧。
之前有一个大妈常年被胃病困扰,听信了一个翡翠粉末能治胃病的偏方,把自己的翡翠手镯给砸碎磨成了粉末服用。
结果不仅没能治好胃病,反而被翡翠粉末刺激,胃病加重住院治疗,毁了翡翠还伤了身体!玉石有一定的养生功效,但是要适可而止,不要盲目。
谣言二:羊脂玉越白越好
羊脂白玉是现代称呼,以前只称羊脂玉或脂玉,羊脂玉主要表现为:温润坚密、莹透纯净、如同凝脂。
油脂的光泽是微微闪黄,其质地也是微微闪出浅灰的色调,纯白而不油润就不是羊脂玉了,所以羊脂玉并不是越白越好。
谣言三:和田料最好
只能说在白玉家族中和田玉料是最好的,因为俄料和青海料与和田料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是同一个家族。其顶级玉料丝毫不亚于和田料。
谣言四:翡翠戴久了裂会消失
很多人在买玉的时候,看到有一些玉器上会有一些小裂瑕疵等。商家会告诉你玉器佩戴久了,这些瑕疵会自己消失,这只是销售的一种套路。
其实日常的佩戴把玩玉器不会有什么“治愈”作用,很多人“看到”和“感受到”的变化,其实是油脂、包浆等起到的遮瑕和改善光泽的作用。
谣言五:和田玉价位到顶了
和田玉的价位还没到顶,只是涨幅大小,涨速快慢的问题。而且和田玉的市场价位是由市场和供求量决定的,而不是人为因素。
谣言六:俄料越盘越干
俄料的这层“皮”性质和玉不同,油、蜡等能沁入较深,通过擦拭等简单的方法难以立即去除,而随着长期的盘玩,油、蜡挥发或升华掉了,也就“变干”了,但并不是说玉料被盘干了。
谣言七:染色和田玉无法鉴定
虽然国家目前尚无和田玉染色鉴定的相关判定标准,也无行之有效的专用检测方法。但是和田玉皮色的真假还是会出具证书的,只是当染色面积很小、浅时不注明。
谣言八:青花都是籽料
叶城青花又被称为“叶城黑白料”,也有人蔑称其为“类青花”。青花既有籽料,也有山料,只是产量质量都不高,被人忽视。
谣言九:籽料都是新疆产的
新疆籽料虽然名气大,但不是所有的籽料都是产自新疆,来自岫岩县的“河磨料”、贵州罗甸的“籽料”也被广泛使用,“新疆籽料”的名称不具备产地含义。
谣言止于智者,但那之前,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进步,只有不断提升,才能免于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