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之简介: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
玉石历来被人们当做珍宝,在中国古代,玉被当做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玉石广受中国人尊重珍爱,而玉雕则将玉石的美展露无遗。
自文明之始,以迄今日,无论中国文化经历过何等巨大的激汤,崇玉与爱玉的民族情怀,仍是根深蒂固,玉雕艺术也绵延不绝。
玉雕之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就有了玉制工具。较多的玉雕有玉斧、玉铲、玉刀,以生产工具为主;形态简单的玉壁、玉璜、玉珏、玉珠,以岫玉为主。
而到了商周时期,制玉已经成为一种专业,而玉器则成为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这时则进入了玉石工艺时期,不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和岫玉。
在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祭天玉壁、祭地玉琮、传今玉圭、封官爵玉佩等,以玉佩出上较多,它属随身佩戴装饰玉品,亦属礼品。
直到汉、唐时代,是玉石装饰用途的盛行时期。河南独山玉始采于西汉,土地文物证实辽宁峭岩玉属于装饰品的主要玉料。西汉的金缕玉衣是片岫岩玉联缀而成,汉代咸阳出土的汉玉马也是一件珍品。今安徽无长市出土的汉代环状玉龙首尾相连卷曲如环,还有大小各异的玉壁,其中较大者有青玉壁,雕工精湛;牙壁乳白色,玲巧可爱。
由于唐代佛教盛行,玉石便多用于装饰佛像,唐代幼学琼林中就有玛瑙盘较有名。
宋、元时代则是玉雕工艺的飞跃时期。此时的玉雕工艺已达到质的飞跃,宫廷中设有“玉院”,已有浅磨深琢,浮雕圆刻。元朝开国元勋忽必烈在开国大典宴请群臣盛酒用的渎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用新疆和田整块大玉经5年雕琢而成,重kg,可储酒30余担。除大型玉雕外,中小型玉雕很多,如元朝青石玉虎鹿鹰佩等。福建寿山石年前被作为雕刻石,南宋时,已大规模开采,到元朝价值倍增,属玉雕主材料。
明、清时代的玉雕,是到了鼎盛时期。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有良玉虽集京城,工巧则推苏州。明代苏州玉雕艺人陆子冈最有名,发展了刀刻法以及连环会制作工艺,创造了各种阴阳浮雕于一体的玉雕工艺制品,得到朝廷的赏识,至今仿者不断,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清代玉雕工艺已达到高峰,宫廷设有玉器造办处,督办玉料,宫廷中御用玉器极多。清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禹治水图玉山子”巨作,是世界上最大玉件之一,是我国古代玉雕之王,高2.24米,径长帕厘米,重8吨。小型玉件不胜枚举,如明代的青玉蓬生贵子佩、清代的嵌宝石点翠管,民间广为流传。
而到了近代,玉雕历史文化已集大成,尤其是在北京的“珍宝馆”有着各种出类拔萃、精妙绝伦的玉器,其中就有著名的一代玉器宗师潘秉衡的玉雕作品,品种繁多,作工精湛,被誉为东方瑰宝。
东方文明的智慧在玉器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富魅力的一种,值得我们珍爱。“玉之美石”发扬我国玉文化!
作者:唐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