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诗句中,不乏借喻和田玉来形容外貌的美好,比如楚大夫屈原就是如此赞誉和田玉的:“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以玉比美”甚至成为了定论。清代学者俞樾在《群经平议·尔雅二》中有个总结:“古人之间,凡甚美者则以玉言之。《尚书》之‘玉食’,《礼记》之‘玉女’,《仪礼》之‘玉锦’,皆是也。”从侧面夸奖玉石那纯净又油糯的特殊质感,带给国人独特的精神享受。
在日常的收藏中,大部分玉友会首选色度较白的和田玉。就好像唯有白玉才能感受到玉石之美一样。即便和田玉有许多的颜色,不少人还是会“先入为主”的将白玉放置在首位。即便从油润度排行白玉也很难排行第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品鉴,今天和玉大叔就聊一聊——我们品味和田白玉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重点放在玉质上
业内对任何玉种质量的评判,一定是首先看肉质结构的紧密程度,不管是什么颜色的和田玉,玉肉细腻都一定都要放在首位。玉肉的细腻是人眼最直观的视觉效果,结构感源于光线照射下透闪石晶体排列是否整齐。其实肉细的料子更容易凸显内部的杂质,也就是说一块料细的和田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杂质进行了排查。
二,理性看待瑕疵
和田白玉最常见的瑕疵有两种:一种是水线,另外一种是棉。前者是天然和田玉的典型特征,它的形成是由于玉石在成矿的过程中,受到剧烈地质运动的影响发生了断裂,后期这两块料子的断裂面又紧密的贴合在一起。经过长时间接触后发生二次结晶再次“合二为一”。在接触面就会产生一条淡淡的浅色线,我们称之为“水线”;而和田玉的棉也是天然所形成的,它是透闪石在高温玉化的过程中有少部分没有完全融化形成的结晶。大部分棉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也是天然所形成的。
有些玉友对白玉品质要求非常完美,最好打灯一瞧像玻璃一样,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买到假货“吃药”的风险。如能利用后期俏雕避开白玉这些瑕疵是最好,即便略微保留一点。没有分布在玉件的正面也不算特别影响。天然之物理应保留天然特征,不必过度的去解读它。
三,肉松和色度之间的抉择
透闪石晶体纯度很高的时候,料子的白度也会很高。可惜透闪石之间有一些微小缝隙的存在,在光线的照耀下,肉眼会看到一些透闪石晶体团所形成的团絮状特征,业内把这种肉眼能看到的结构排列称之为“肉的松紧”。大部分白玉的结构感都可以被肉眼看到,仅有少量非常顶尖的羊脂籽料由于保留了山料最后核心的最优质、致密的部分。所以偶尔能碰到一些结构非常细腻的近乎无结构的顶级料子。总而言之,白度较高的料子往往结构、肉质都会松一些,所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在这两个重要属性之中选择一项,是许多玉友必然要做出的抉择。
白玉之美流传千年,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会是高档玉料的第一梯队,虽然今天白玉的价格已经相当的高,不过遇到合适的料子,确实还是有稳定的增值空间。如何挑选好白玉,您学会了吗?
←和玉大叔官方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