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文化
——龙纹在古代玉器上的演变与发展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民族统一的标志,华夏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在华夏文明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对每一个炎*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情结、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中国人激动、奋发、自豪。
龙文化
中华龙文化源起于新石器时代,源远流长。从农耕文明对“龙”的图腾崇拜到佛教、道教文化对“龙”形象的多元刻画,从封建帝王的至尊符号到我们自称“龙”的传人,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
我头上长犄角,我身后有尾巴。
这是儿时最熟悉的小龙人。
潜龙勿用,见龙再田,终日乾乾;
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这是降龙十八掌?
不是的!这是《周易》开篇第一卦,乾卦六爻
我们的文化从开始的开始,到当下的点滴
就绕不过这条美丽强悍的龙。
不知多少千年,从远古到现在,
我们信仰并热爱着我们民族的图腾
——中国龙
龙
形状不一
变化无常
能大能小
能飞能爬
“龙呀龙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几多神秘
几多特殊
几多谜?”
——潜明兹
龙类
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璃龙。
—《尔雅》
未升天曰蟠龙
—《广雅》
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
—《说文解字》
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
—《大戴礼记》
鳞虫之精者曰龙
—《易本命》
三虬龙西汉
苍龙东汉
虬龙仔东汉
青龙东汉
公孙龙东汉
龙王汉
古人对龙的分类不排除神话传说的因素。他们所说的蛟或龙,大部分跟水有关。
龙形
龙,鳞虫之长
能幽能明
能细能巨
能短能长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东汉许慎
龙东汉
世俗画龙之象
马首蛇尾
由此言之,马蛇之类也
——东汉王充
龙东汉
龙为水物
龙物善飞
既主吉,又主凶
龙行昆仑东汉
人不见龙之飞举,而能高者,风雨奉之
—《淮南子》说林训
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注曰:龙,水物也。云生水。故龙举而景云属。
—《淮南子》天文训
二龙衔鱼东汉
龙在陆地居
同样保持了它兴风作雨的特点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山海经·大荒东经》
龙见,往世不双,维夏盛时二龙在庭。今龙双出,应夏之数,治谐偶出。龙出往世,其子系出。今小龙六头并出邀戏,象乾坤六子,嗣后多也。唐虞之时,百兽率舞,今亦八龙遨戏良久。芝草延年。
—《论衡·验符篇》
二龙戏双鱼东汉
在《论衡·验符篇》当中,关于八龙戏于庭的一段话,包含几种意思
龙的出现与季节有关,多在夏季
龙并不都是独身而行,有偶居,甚至还携儿带女
龙为祥瑞之物
▲那伽
naga,那伽,是一个梵语和巴利语中的词汇,用来指代一种传说中的神秘生物。这种生物的外表类似巨大的蛇,有一个头或多个头;其形象在婆罗门教、印度教和佛教经典中常有出现。但是这个词的用法并不十分严格,它有时也被用来指代大象或真正的蛇,尤其是眼镜王蛇和印度眼镜蛇(眼镜蛇在印度语中的读音就是“纳格”)。另外,雌性的那伽被叫做“那吉”。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为了传教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本土文化,把那伽翻译*。那伽被等同于中国传说中的龙,或天龙。(所以此龙其实应该是蛇)
▲迦楼罗
不过说到那伽那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宿敌——迦楼罗。迦楼罗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记载的一种巨型神鸟,在印度教中是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湿奴的坐骑,而在佛教中则位列于天龙八部之一。古书记载:迦楼罗翅有种种庄严宝色,头上有一个大瘤,是如意珠,此鸟鸣声悲苦,以娜迦为食。”迦楼罗每天要吃一条娜迦王及五百条*蛇。等他临终时,无法进食,上下翻飞七次后,飞往金刚轮山,全身自焚,只剩一个纯青琉璃心供天神把玩装饰用。
▲烛龙
山海经原文:钟山之神,名日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西北海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译文:烛龙是人脸蛇身的怪物,红色的皮肤,住在北方极寒之地,身长千里,睁开眼就为白昼,闭上眼则为夜晚,吹气为冬天,呼气为夏天,能呼风唤雨。
其实按照严格意思上来说烛龙是神不是龙。
太阳说
历代对烛龙有不同解释,在《楚辞·天问》中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的词句,《易纬乾坤凿度》中又曰:“太阳顺四方之气。古圣曰:烛龙行东时肃清,行西时,行南时大,行北时严杀。”所以清人俞正燮在其著作《癸巳存稿》中认为“烛龙即日之名”。
祝融说
近代杭州大学教授姜亮夫认为烛龙与祝融音近,称:“古人束草木为烛,修然而长,以光为热,远谢日力,而形则有似于龙。龙者,古之神物,名曰神,曰烛龙。”
极光说
张明华在《烛龙和北极光》中认为,烛龙不是动物,“烛龙照明”之说是北极光现象的神化。台湾《科学人》杂志年5月号第36页由赵丰发表的“烛龙:千百世代的古今奇缘”中指出。因磁北极在古代是在北部亚洲的位置,所以古人看得到上述如“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符合烛龙形象的极光。
从数千年前无信史可考的文化时代到殷商、西周,再到战国先秦,关于龙形象的器皿、纹饰一向层出不穷,有翼的、无翼的,有角、无角,其形象也多有不同,故而有学者认为,龙的起源、源头众多。
▲青龙:为“四圣”、“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天之四灵”之一,又称为苍龙,代表东方,青色,因此称为“东宫青龙”。
▲应龙:又名飞龙,亦作*龙。背生双翼的龙,据《述异记》记载:“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据说当年轩辕帝有名大将就是应龙,主要功绩有斩杀蚩尤、夸父。
▲龙生九子图
1、老大囚牛(qiúniú),喜音乐,蹲立于琴头。
2、老二睚眦(yá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
3、老三狴犴(bì’àn),形似虎,有威力,生平好讼,常见于古代牢门之上,震慑囚犯,民间有虎头牢的说法,是辨明是非,伸张正义。
4、老四狻猊(suānní),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
5、老五饕餮(tāotiè)嘴馋身懒,好吃好喝,常见于古代烹饪鼎器上,夏商青铜器便可见饕餮纹,为有首无身的狰狞猛兽。
6、老六椒图(jiāotú),形似螺蚌,性情温顺,常见于大门上,衔环守夜,阻拦小人,是求学,求子,升职的保护神。
7、老七赑屃(bìxì)(霸下),龟形有齿,气大好负重,常背负石碑于宫殿中,是长寿,吉祥,走鸿运的保护神。
8、老八螭吻(chīwěn),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好张望,常站立于建筑物屋脊,作张口吞脊状,是宅院守护,驱邪纳福,安居乐。
9、老九貔貅(谐音“皮休”),又叫辟邪,生性凶猛,专吞金银肚大无肛,只进不出,即能招财,又能守护财富,掌握财运,是招财进宝。
龙的故事
▲古人骑龙图
鳞虫之长。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其耳亏聪,故谓之龙。口旁有须髯,喉下有逆鳞,颔千金之珠。头上有博山,以助升天。呵气成云,能变水火。飞腾于宇宙之间,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纵横四海。然龙之见也,皆为雷、电、云、雾拥护其体,得见其全角者罕矣。
《五杂俎》:"龙性最淫。故与牛交,则生麟;与豕交,则生象,与马交,则生龙马;即妇人遇之,亦有为其所污者。王符称世俗画龙,马首蛇尾,又有三停九似之说,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
唐玄宗在未登基时,曾经在兴庆宫的池中放养了一条龙。等到他即位时,兴庆宫池中有一条小龙游到宫外的御沟水中,它奇状蜿蜒,负腾逸之状。宫中的男男女女,没有不出来看的。后来唐玄宗幸游西蜀,出发前夕,那条龙从池中跃然升空,驾着白云,横亘千里,朝西南方向飞去。周围的文臣武士,都看到了这壮观的景象。等到玄宗行至嘉陵江,登上船要过江时,看见那条小龙紧贴在船的一侧前进,侍臣们全都目睹了这一幕。玄宗感动得热泪盈眶,对左右的侍臣们说:“这是我兴庆池里的那条龙啊!”于是玄宗命人把酒洒到江中,亲自祷告,龙才从水中奋鳞振鬣而去。(出《宣室志》)
北庭西北的沙州,有一条河叫黑河。这河深可以摆船,河水常泛滥,冲毁房舍,淹没原野。因此西北的庄稼全都淹没了,田地荒废,不能耕种。当地的居民也都远走他乡,以逃避被淹的祸患。那些在北庭沙州做官的,都要先准备供品,到河边认真祭司祷告一番,然后才能审理*事。不然就会淫雨连连,一下就是几个月,或者大水猛涨,冲淹城邑。唐开元年中,南阳张嵩奉诏到北庭做都护。他来到北庭境内,并且召集到郊外迎接他的官吏们询问此事。有的说:“黑河里有一条大龙,专爱吃羊、牛、狗、猪什么的,它往往兴风作浪漂在水上,看着人们是怎样在河边祭司。我知道已经很久了。”张嵩于是就命令准备祭司用的牛羊猪狗及甘甜的饮料,在河边布置宴席,秘密召集左右人等,手执弓箭埋伏在两侧。
张嵩率领着僚属们排列在河岸上,恭恭敬敬,严肃地等着。不多时,有一条一百尺左右长的龙从水中跃出水面,又迅速地来到河岸上。它的目光象火,射向岸上的人们。离人还有大约几十步远的时候,张嵩就命令弓箭手们把弓拉满。那龙果然来到宴席前,它的身体渐渐变短,身长只有几尺。它正要吃还未来得及吃的时候,张嵩命令开弓放箭。一时间万箭齐发,而龙无法抵御,中箭而死。龙死后,里中人都来观看,哗然若市。张嵩为自己为民除害而高兴,就把死龙献给了皇上。皇上表扬他做事果断,让人把龙的舌头割下来,装进小匣子里,赐给他。而且,他的子孙世袭为沙州的刺史,至今被称为“龙舌张氏”。(出《太平广记》)
京兆人韦氏,是一名家的女儿,嫁给武昌的孟氏。唐大历年末,孟氏与内弟韦生同时入选,韦生被授与扬子县尉,孟氏被授与阆州录事参*,他们分别上路去赴官职。韦氏从夫君到蜀地去,但是不通车子,韦氏只好骑马。跟着丈夫走到骆谷口中时,马忽然被惊,她被掀下马,掉到几百丈深的岩下。往下一望,黑幽幽的,没有可以下去的道路。孟氏悲号,全家恸哭,不知该怎么办。孟氏和家人就设供品祭奠,穿丧服戴孝,无奈地舍她而去。再说韦氏,她掉到大约有几丈厚的枯烂树叶上,身上没有损伤。起初她好像闷死过去,不一会儿就醒了。经过一天,她非常饥饿,就拿树叶裹上雪吃。往旁边一看,有一条岩缝,不知有多深。仰视掉下来的地方,像一口大井,按理说是必死无疑的。韦氏忽然从岩谷中,看见有一点像灯的光亮,后来渐渐变大。竟然是两点光亮。渐渐近了,这才看清,原来是龙眼睛。韦氏非常害怕,背着石壁而立。此龙渐渐出来,有五六丈长,到了洞穴边,腾身从孔中飞了出去。顷刻间又看见一双眼睛,又有一条龙要出去。韦氏自度必死无疑,宁肯被龙伤害,等着龙将出去的时候,一下子就把龙抱住,跨到龙身上去。龙也没理会她。直接跃到洞穴之外,腾飞于空中。韦氏不敢往下看,任龙随意飞行。好像是半天左右,她心里怀疑已经飞过万里,就睁眼往下看。这条龙渐渐飞得低了,又看到了江海和草木。她离地大约四五丈高,怕自己被龙背到江里去,就纵身跳了下来,正好落到深草之上,过了好久才醒。
韦氏已经三四天没吃东西了,疲乏得很,走路的速度极慢。遇上一位老渔翁,老渔翁惊讶她不是人。韦氏问这是什么地方。渔翁说这是扬子县。韦氏暗自惊喜,说:“这儿离县邑多远?”渔翁说二十里。韦氏详细地讲述了她的来由,又加上饥渴,老渔翁感到同情而又惊异。老渔翁的船上有茶粥,就让她解饥。韦氏问道:“这个县的韦少府到任没有?”渔翁说不知道到没到。韦氏说:“我就是韦少府的姐姐,如果你能把我载到县府,握一定好好报答你。”老渔翁把她载到县府门外。韦少府已经上任多日了。韦氏到门前,让进去报告说孟家十三姐来了。韦生不信,说:“十三姐跟着孟郎入蜀地去了,哪能忽然上这儿来!”韦氏让传话人详细地述说因由。韦生虽然吃惊,也没有深信。出来一看,他姐姐号哭起来,述说她的苦难遭遇,颜色萎靡憔悴,简直不可言状。于是让她进屋休息。不久也就平复了。韦生始终有所怀疑。后几日,蜀中的凶信果然到了,韦生心里这才开朗起来,更加悲喜交加。他酬谢老渔翁二十千钱,派人把姐姐送往蜀地。孟氏悲喜无极。几十年后,韦氏的表弟裴纲,贞元年中,做洪州的高安尉,他亲口讲述了这件事。(出《原化记》)
唐咸通年末年,舒州刺史孔威进献一具龙骨,并且有表奏描述这件事。表奏说:舒州所属的桐城县善*乡有一百姓叫胡举,有条青龙斗死在他家的院子里。当时是四月,院子里还有养蚕用的蚕箔。忽然间云雷暴起,只听到云中有打斗触碰的声音,血就像下雨一样,洒落到养蚕用的蚕箔上。那血不污染蚕箔,渐渐集中凝结,可以拾起来放到手掌上。不一会儿,人感到刺骨般冷痛。一开始,一条龙尾巴拖在地上,围绕着一桶泔水,然后又腾飞钻进云里。等到下雨,下的全是泔水。龙死了之后,把它剖开,发现它的咽喉处有一个大疮。龙身长十多尺,龙的身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巴又细又薄。鳞鬣就像鱼鳞。只有须子有两丈长。它的脚有红色的膜样物蒙着。两只角各有两丈长。当时派大云仓使指挥人马把死龙送往舒州。因为龙肉很重,不能整个搬运,就把它割成几十段,运载到州府。(出《唐年补录》)
南宋时有一位普庵和尚,他是一位有道高僧,后世尊称他为“普庵祖师”。有一次,他于绍兴二十六年(西元年)七月办法会,因平时受益之信众无数,故寺中香火鼎盛。而有些道士心存妒忌之心,故向总督府密报说普庵是妖僧,迷惑信众。故总督大人指派巡司带领数百名官差卫队捉拿普庵。当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往佛寺出发的路途上,约于寺外数里处,忽然天下小雨,顷刻间黑云渐兴。此时只见一条长数里的巨龙出现,头角峥嵘,神光显现,在云层中翻滚。而前来捉拿普庵的*队见此景像皆惊吓震憾不已,后来带头的巡检官跪地哀求忏悔后,立刻龙潜雨止。于是大队人马又搬师回总督府,巡检官向总督大人报告说:“普庵大师乃是圣僧,非妖僧也。”真正的修炼人都是有天龙八部护法的,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理由去迫害修炼人都是有罪的,护法神龙出现在云中就是警告人们不要相信谎言去迫害修炼人,不要犯罪。(出《普庵传》)
康熙六十年(年)六月,有龙悬学宫旁,腥气逆鼻,焚香祷之,腾空而去。(乾隆《金坛县志》卷十二)
乾隆三十二年(年)夏,霖雨,县城北街董姓民家,有龙降于煤堆,数日翔去。(光绪《临榆县志》卷九)
嘉庆十五年(年)六月二十五日,二龙见于云中,一龙堕田,由李腰庄至赵家塘,拖行数里。(嘉庆《萧县志》卷十八)
据《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说,他的父亲就曾经去看过堕龙,可惜晚了一步,龙已乘风飞走了:癸亥夏,高川之北堕一龙,里人多目睹之。姚安公命驾往视,则已乘风雨去。其蜿蜒攫皊之迹,蹂躏禾稼二亩许,尚分明可见。(《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后汉书·五行志》:龙降温明殿,此句在清代《洛阳县志·仟异志》中引作黑如车盖隆起,奋迅五色,敕《后汉书》更明确。灵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迅,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元史·五行志》云:至元二十七年七月,益都临胸县有龙见于龙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
明清时期的地方志中,还不时发现有关龙的记录。据《临安府志》记载,崇祯四年(西元年)云南石屏县东南的异龙湖中发现巨龙,「须爪鳞甲毕露,大数围,长数十丈」龙山和异龙湖中出现龙,可能不止一次。不然它不会有「龙山」和「异龙湖」之称!《唐年补录》记载,唐咸通末年某日,有青龙坠在桐城县境内,因喉部有伤,当场死去。龙全长十多丈,身子和尾巴各占一半。尾呈扁平状。它的鳞片跟鱼差不多,头上有双角,口须长达两丈,腹下有足,足上有红膜。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西元年),太白湖边发现一条龙,巨鳞长须,腹白背青,背上有鳍,头上耸起高高的双角,在几里之外都能闻到腥味。当地群众用席子遮盖它的身体,官府还派人亲自祭祀。一夜雷雨过后,龙消失了。它卧过的地方留下一道深沟。
唐玄宗在东都洛阳,白天在殿中休息,梦见一个女子跪拜于床下。那女子容色浓艳,头梳交心髻,身披大帔广裳。玄宗问她:“你是何人?”她说:“我是陛下凌波池中的龙女,保卫皇宫,护圣驾,我实在是有功的。现在陛下洞晓天上的音乐,请陛下赐我一曲,以光耀我的族类。”皇上在梦中拉起胡琴,为她奏了一曲《凌波曲》。龙女向玄宗拜了两拜而去。等到醒来,皇上还记得曲子,就命令宫中当日禁乐。皇上亲执琵琶反复演练推敲,以熟悉曲子。并在凌波宫宴请百官,临池演奏新曲。池中的波涛涌起而又平定,有一位神女出现在水面上,正是皇上昨天梦中所见到的女子。那女子在水面上听了很久才消失。于是皇上令人在凌波池上修庙,每年都祭祀她。(出《逸史》)
在灌口白沙,有一座太山府君庙。每逢春三月时,蜀人会前去烧香祭奠,也就成了各个州医卜之人的集会。当时有一人,身着打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容貌憔悴,也往庙那边走。众人都没把他放在眼里。他走到江边时,众人正在树荫下休息,这位贫士也就在石头上坐下。坐了一会儿,他对众人说:“这条江里有条龙在睡觉。”大家都不回应他。旁边有个老翁说:“何以见得?”贫士说:“我见过。”大家说:“我们见一见,如何?”贫士说:“也不难。”他脱掉外衣跳进水里,抱着一条睡着的龙出到水面,腥味特别大,那条龙深闭两目,龙爪龙牙龙鳞龙尾全都完好。云雾顿时聚拢上来,风起水涌。众人都吃惊地站了起来,远远地向这位贫士行礼,称他是圣人。贫士放下怀里的睡龙,让它沉入水底,他捡起地上的衣服搭在肩上就走,对着众人说:“你们各位都以看病占卜为职业,救人疾急,知人吉凶,也差不多是在行道。千万不要见到贫寒的人就轻视侮辱他们!”众人听了,自感惭愧,并向贫士称谢。大家又与他一同走了十余里路,一眨眼他就不见了。(出《野人闲话》)
唐宪宗元和七年()年,在今天的安徽桐城县,有两条龙,一*一百,从一个水池中跃起,低空滑行了六里路,又坠落在一个池塘中:元和七年六月丁亥朔,舒州桐城梅天坡内,有*白二龙,自坡中乘风雷跃起,高二百尺,行六里,入浮塘坡。(《旧唐书宪宗本纪下》)此后大约过了六十年,即咸通(-)末年的某一春季,有一条青龙坠落在通城县一户居民的庭院中,它的喉部带伤,坠地事血雨纷纷,当场陨命,县里的派员将龙的遗体专车送往州府,因为身体太重,只能割成数十段。贾维《唐年补录》中,对这一事件的经过记载颇详:唐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进龙骨一具,因由表录其事状云:州之桐城县善*乡百姓胡举,有青龙斗死于庭中。时四月,尚有茧箔在庭,忽云雷暴起,闻云中击触声,血如酾雨,洒茧箔上,血不污于箔,渐旋结聚,可拾置掌上。须臾,令人冷痛入骨。初龙拖尾及地,绕一泔桶,即腾身入云。及雨,悉是泔也。龙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疮。凡长十余尺。身尾相半。尾本褊薄。鳞鬣皆鱼。唯有须长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双角各长二丈。其腹相(明抄本“相”作“光”)自龃龉。时遣大云仓使督而送州。以肉重不能全举,乃剸之为数十段,载之赴官。(《太平广记》卷四二三引《唐年补录》)
北宋初年有位大臣名叫张洎(音:济),字师黯,又字皆仁。他曾经讲过他亲身经历的一件奇事。有一年,张洎他作为中原王朝的使者前往高丽,船只航行于海中时,他问开船的人:你们在海中见过龙吗?开船的人回答道:在多云的时候,我曾好几次见过龙,但都只看到龙尾垂于波澜之间,动摇舒缩,过不了多久便风雨大作。至于整个的龙,以及龙头、龙角我都没有见过。张洎听后立刻恭敬的穿戴好衣冠礼服,并虔诚的焚香,祈祷真龙现身。当时天空晴朗,忽然有龙从水中跃出,其数目不止一条,而且越来越多,最后看上去竟是无数条龙现身于海面之上,看的清清楚楚,众龙过了好一会儿才消失隐去。张洎以及同船的人全都看到了这一令人震撼无比的场面。记载中张洎之所以能见龙,是因为他真心相信龙的存在,并恭敬的焚香祈祷,龙才现身的。而现在的人受无神论影响,根本就不相信有龙,而且也没有了恭敬之心,即使去祈祷也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执着,这也许是现在的人很少看见龙的原因之一吧。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龙出现在武阳赤水,逗留九天后离去,当时曾为此建庙立碑。东晋永和元年(西元年)四月,有一黑一白两条龙,出现在龙山。燕王亲率朝臣,在距离龙多步的地方,举行了祭祀活动。
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明代成化末年,广东新会县海滩上坠落一条龙,被渔民活活打死。此龙约一人高,身长数十丈,酷似画中龙,只有腹部呈红色。
《永平府志》记载,道光十九年(西元年)夏天,有龙降落在滦河下游的乐亭县境内,蝇蚋遍体。当地群众为它搭棚以遮蔽阳光,并不断用水泼洒它的身体。三天后,在一场大雷雨中,龙离开了原地。
龙纹的演变
乾隆御笔册页的封面
从远古开始,我们的神龙就腾云驾雾,遨游在历史里。历代的龙纹不知凡几,它的形象也随着时代的演进愈加复杂。如果选一个形象作为中华的代表,很多人脑海中都会蹦出这个奇妙生物。
自元代之后两角五爪的龙乃皇室专用的帝王龙。
石器时代·原龙纹
远古时,“龙”曾经横行大地,上古的龙形纹,又叫“原龙纹”里,我们可以看到史前人的真实想法。
甲骨文“龙”字的变化,从中可以揣摩出龙的形象最早的端倪。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并非*河流域一个中心,而是“满天星斗”。所以,龙的原始形象也不是单一的。
红山龙
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七千余年的玉龙,是目前能见到的玉器中最早的龙形。
三星塔拉村征集的C形玉龙,它的龙吻上挑,方圆中正,躯身似勾月,专家断定它是“红山文化”的祭祀玉器,媒体称其为“中华第一玉龙”。
这枚玉龙,长着野猪模样的龙头,有向内弯曲的龙尾,但是并未长脚,更无龙爪。
《易·系辞下》说,“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古人把龙、蛇并列,脱胎于蛇的龙,那时,尚未长出脚爪。
濮阳龙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了一条距今年前,蚌壳组合而成的龙,是目前在全国考古发现龙图中年代最早的。
要记得,其时,人们通常用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也就是说,我们的中华第一龙图,按现在意义来看,那可是条*金龙哦。
墓主人居中,头南足北,西面为虎,东面为龙,与古天文学四象中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相符。龙长1.7m,头颅高昂,大嘴半张,瞠目露舌,短腿牵伸,五爪抓地,尾端开花,舒缓前行。
濮阳西水坡发现的蚌塑龙虎图,墓主人居中,暗合“左青龙、右白虎”记载。史载,濮阳是颛顼的封地,这位墓主人,会不会是颛顼的巫师呢?
神奇的是,濮阳西水坡遗址的“龙虎图”还不止一幅。一条灰坑内,更有人骑龙、人骑虎图案。《史记》记载,*帝在荆山下铸造铜鼎,铜鼎铸成时,有龙挂着长胡须从天而降,*帝乃乘龙上天。
距今年的时候,正是传说中五帝的年代,这不禁让人想起“*帝骑龙而升天”、“颛顼乘龙而至四海”的传说。
当然,濮阳西水坡遗址并不是帝陵,而是一处祭祀场所,但无论如何,这一龙虎图案,是对传说记载的印证——那时的我们,已和龙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青铜时代·狰狞之像
大到了夏商之交,随着国家*权的形成,龙的形象也逐渐走向统一,日趋定型。
其代表形象,就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它标志着龙开始和国家的权利结合。
二里头夏龙
太史公云,大禹治水成功后,受禅登基。在即位典礼上,两条蟠龙从它藏身的地方飞了出来。在夏王朝的大旗上,画着两龙相交的纹样;夏后氏用勺,也绘有龙纹。可见夏朝龙纹遍布。
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由0余片形状各异的绿松石片粘嵌而成。龙形器的龙头呈扁圆形,并伸出许多条龙须或鬓。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绿松石龙形器则为史书找到了佐证。二里头遗址初步被确认为夏代晚期都城遗址,洛阳地处“天下之中”,正是最早“中国”的发源地。
这条扁头窄身大眼睛,长相颇萌的绿松石龙,很可能就是华夏民族龙图腾崇拜最正统的根源。
安阳商龙
神*气息浓厚的殷商时,“龙”形有了巨大飞跃。商代龙不仅能在地上匍匐前行,还有了奔跑及飞升的能力,龙纹的复杂性也增加了。
这件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铜盘中雕刻了一条蟠龙,龙首上加了两只角——博山,也叫尺木,借助尺木,龙可以升天。
商时的龙已然接近定型,它们往往夸大头部而简化躯干。当你盯着它圆瞪的双目直视时,给人强烈的神秘感和一种狞厉的美。
自此,龙在外形上也脱离了原生动物,变成了能沟通天地的神兽。
商周时龙纹的形象,多见于青铜礼器之上。龙身躯的弯折有很强的几何感,体现出威严。
春秋之前,龙基本保持着爬行动物的特点,形态结构硬朗,蛇身兽头,带着一身的粗野与狂放、暴力与恐怖的特色,展现出神秘的威力。
我国古代陶瓷上出现的龙纹,据考古证实,是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龙是粗长的蛇身,爪为三趾,头圆。看看在山西襄汾陶寺墓地上出土的一个属于龙山文化早期的泥质褐陶盘。
盘内绘龙纹,形状是蛇身,有麟片,头小,目微张,上下颚长,舌细长向外伸,舌端呈禾穗状。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龙纹。
龙纹作为我国陶瓷装饰的传统纹样,有单纯的龙纹也有和其他纹样组合而成的复合纹饰,如云龙纹、海水龙纹等。早在新时期时代,人们就在陶瓷制作上使用了龙纹装饰,这时的龙纹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与氏族图腾存在密切关系。到了商周时期,龙纹依然频繁出现在各种陶瓷器物上。元代时期龙纹的制作工艺水平发展到了较高程度。明清时期,龙纹制作发展至顶峰。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期的龙纹形象,龙的上颌部位出现了两根须子,同时龙纹形象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如翼龙、正面龙、立龙、莲池龙、花间龙等。
商周时期陶瓷上的龙纹形象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蛇身,无爪的鳞虫形态龙,一般这种龙纹为一首二体型或二首一体形;另一种是眼睛圆睁,有肢体有爪子,身体像动物身体,尾巴卷转的兽体型龙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龙纹都是兽体的,爪子有三个脚趾,尾巴细且卷,龙头张大嘴巴,龙角向后卷。
商周时期龙纹形象主要表现在玉器、青铜器皿中。
二里冈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片中,鼻呈如意状,头也像如意头,比新石器时代的要小,头部多了两个卷形角,这是龙角形成的第一阶段。
第二类兽体形龙纹,形状是:张目,有肢有爪,身像兽体,尾巴卷转。
商周玉器
西周龙纹青铜壶
春秋战国至南北朝的龙纹,此时期龙纹瑰丽多姿,神人蛇龙的浪漫世界开始出现。这时的龙都是兽体,爪是三趾,细尾而卷,张大口,头有角呈后卷状。
宋元之前·浪漫与想像
龙有足、有角、有爪的形象被确定下来。
虽然形定了,神韵却随着历史的演进,每个时代的龙,都被刻下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
百变战国龙
战国时各个思想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的社会情况给龙纹注入了新的活力。
战国龙纹样式。
这时期的龙身体柔和地弯曲,龙身上多有纹饰。也不限于祭祀用具。玉佩,酒具、各色生活用品上都时有发现龙的身影。
战国龙唯美多变,线条圆润舒展却有力量,给人一种昂首前进之感,极富生命力。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此时龙的形象是:头似牛首,有须,大耳,细长角对称,蛇形体,有翼,脚有爪,身附壁,所以秦汉时期的龙纹有“珠联壁合”之说。
秦龙纹瓦当
仙界汉龙
汉人道教昌盛,神仙之说盛行,兴厚葬他们的墓室往往模仿现实生活营建,布置成希望自己在死后的天国所能得到的生活。生前是做马车进宫面圣,死后来到仙界自然是乘龙车面见天帝。
四川彭州义和乡出土的东汉“骖龙雷车”画像砖拓片,内容就是当时最常见的神仙世界。
骖龙御雷车。画像砖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砖,砖上图案纹样极其丰富,是东汉时期的图案宝库。
三只骖龙共拉一车,驾车者是头戴羽毛的仙人,车轮呈旋涡状,从满天星斗上飞驰而过,正是屈原《离骚》中“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的诗意。
汉人向死而生,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回家,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的开始,与冗长而永恒的死亡相比,生存反而不过是偶然。
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龙纹的装饰艺术基本上还是继承两汉时代龙的形状与特征,在龙的周围往往衬以云朵、花朵,使龙的形象显得更加洒脱。
汉代·凸雕龙凤纹彩绘陶壶
汉代·凸雕龙凤纹彩绘陶壶龙纹部分细节图
魏晋美人龙
我们原来曾经狰狞钢硬的青铜龙,经过汉代长久的仙境熏陶,已经云雾缭绕,足够飘逸了。于是它终于可以迎接美学的高峰。
东晋画家顾恺之所绘《洛神赋图》的宋代摹本,洛神神女所御龙舟用的可是真的龙在拉车。龙舟之旁,巨口大张、利齿毕露、双翼鱼身的则是尚未越过龙门脱胎换骨的灵鱼摩羯。
大才子曹植在洛水旁见到洛神宓妃,写下传世名作《洛神赋》,用一整篇文章歌颂宓妃之美,留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诗句,将龙变成了极品美人的形容词。
晋代顾恺之挥笔画出《洛神赋图》,将美人和龙凝结成永恒。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大家都知道,唐代以肥为美的审美观念,唐朝时期的龙纹形象是龙头有两个分叉的角,口角比前朝明显加深,上颚较长,上唇长而向向上翘起,过去圆形的龙眼变成凤眼,蛇身变得丰盈健硕,此前身上的鱼鳞片变成了斜方格形的网状鳞片,龙爪也从原来的兽爪变成鸟爪,爪子上的指甲的绘成略弯的三角形,看上去非常锋利。
唐代秘色瓷龙纹碗
整条龙的背脊带鳍,龙尾像蛇尾,卷曲成S形;龙爪从过去的兽爪变为鸟形,爪甲绘成略弯的三角形,显得锋利有力;龙首的双角多分叉,口角比前期明显加深,上颚较长,特别是上唇,长而往上翘起;眼睛从过去的圆眼、三角眼变为凤眼。
唐代龙纹铜镜
唐代龙纹银碗底
五代龙纹,龙作兽状,身体粗壮,身上为网状鱼鳞纹,颈细而长,尾似狮子尾,头小口角深,张口,上下颚长,咀尖似鹰咀,头有分叉双角,四肢粗壮有力,三爪。
五代越窑秘色青瓷龙纹碗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
五代越窑刻龙碗瓷片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龙纹少见,多为堆塑,捏塑,范印以及龙首壶等,而且此时的龙纹常常和人物,走兽,花鸟,花纹等堆塑组合使用,与道教,佛教相关联,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元以降·受缚帝王家
到了宋代,龙的模样愈加规制齐整。从陈容的《九龙图》,到山西晋祠圣母殿木柱上的盘龙,再至宣化下八里辽墓壁画里的龙,都是四腿、四爪。
北宋哲宗年间,朝廷第一次颁布禁令,不允许民众随便用龙的图案。重臣可以破例用龙,不过只能是降龙,不能为飞龙。
到了宋代,龙纹形象基本定型,一直到元明清,龙纹形象都为蛇身,身体到尾巴逐渐变细,四肢上都长有羽毛,龙爪上脚趾三至五个不等,龙头上有龙角、龙发和须子。古代时候,龙纹大体相似,为做区分,元末时期,官方出台*策禁止民间使用“五爪”龙纹,元末以前龙纹多为三爪或四爪,到了明清时期,五爪龙只能为官方使用。
南宋官窑青瓷印花龙纹洗台北故宫收藏
龙纹的成熟期,有形有神的传承。到宋辽朝时期,基本上以堆贴,捏塑,模印为主。龙纹经常会出现在定窑,耀州窑,吉州窑,龙泉窑等窑口。
宋代磁州窑黑剔龙纹梅瓶日本白鹤美术馆收藏
宋代磁州窑龙纹大罐
宋代龙纹的特点是矫健雄奇,看似异常迅猛,龙犄角分叉较早,龙角曲度大,多云纹环绕,龙嘴大张,露齿,吐舌,眼睛不明显,龙发龙须均为几缕,飘向脑后。
宋代龙泉窑龙堆塑纹
宋代磁州窑黑剔龙纹长颈瓶美国纳尔逊美术馆收藏
南宋吉州窑剪纸贴花龙纹盏
宋代扒村窑龙纹梅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
宋代龙凤纹在宫廷用瓷上大量采用,民间则不得使用,特别是在定窑瓷器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宋代定窑印花龙纹盘台北故宫藏
宋代定窑印花龙纹盘局部
元代成禁脔
到了元代,入主中原的蒙古人将龙变成了皇家禁脔,彻底垄断了“用龙”权。
《元史·刑法志》规定,“诸章服,惟蒙古人及宿卫之士,不许服龙凤纹,余并不禁。”非皇家者穿龙凤纹要判刑。
元代的贩花龙凤纹盖罐上,三爪“龙”
但是,上有*策,下有对策。五爪二角的是龙,那么,非五爪二角的龙形生物,就不是“皇家龙”,民间可以“钻空子”了。
于是,在蜚声海内外的元青花上,我们看到了三爪“龙”;四爪“龙”也可以在文人画里作为抵抗的象征,自由奔走。
元代龙纹特色很鲜明,元龙纹龙形蜿蜒细长如蛇,头比身躯小,头呈扁长形,上头鼻梁前端有尖挺形和平整形两种。
元青花龙纹扁方瓶英国国立维多利亚工艺博物馆藏
平整行鼻尖两侧有龙须,但是很短,尖挺形则无。
龙光头无发或者有几缕飘在脑脖处。
龙张口,露齿,吐舌,额头高凸,两眼凝视前方,角和发朝向后方,龙角与鹿角相似,背脊朝上状如火舌,四足肌肉结实,关节弯曲,爪张而有力。
元青花龙凤纹扁壶
有三,四,五爪不等,五爪罕见。尾部渐细而尖,也有少数火焰状尾,一部分龙纹腹部呈环节状,犹如蛇腹,鳞片有多呈鱼鳞状,网格状,胸部和身躯间绘有火焰状条带纹。双龙戏珠纹珠子比较小。
五爪的
龙是中华民族的*,自商代龙的形象形成至今,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里。自古,帝王就以龙自居,皇帝自称真命天子,百姓则将龙作为吉庆祥和的化身和降雨的神灵。龙本身是一种虚构出来的东西,它是人们的一种信仰和图腾崇拜,更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寄托载体,龙在中国的*治、文学、艺术中都有痕迹。
元云龙纹饰
仅拿中国的陶瓷而言,明清两朝,由于皇帝的偏好,瓷器工艺发展迅速,各种彩绘瓷器应运而生,龙纹装饰也成为陶瓷的流行元素,然而随着环境的变迁以及帝王的喜好,明清两朝,陶瓷上的龙纹装饰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明代的龙纹
明代洪武年间的陶瓷龙纹传世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江苏南京明故宫(微博)出土的洪武白釉红彩龙纹盘。其龙纹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龙纹的形状:头小,颈细,身细长,鳞状龙纹,周围衬托以火焰纹,如意头状朵云;头的疏毛和肘的毛比元代更少,仅三四条而已;龙爪五趾,改变了元代时三四趾的现象,而且这时的五趾相靠较近。
永乐、宣德时期的龙纹,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变得形体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形象高大。龙首比元代变大,上下颚较长,上颚比下颚长而高高突起,有张口和闭嘴之分,张口的伸舌(早期较长如戟状,后期略短微微上翘),闭嘴的上唇似如意状,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下颚多有两束或三束的疏须,头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发少,后期发多。发曲而向上冲,有怒发冲冠之势,显得很有神威,龙爪有三、四、五趾之分,趾甲成三角形,略微内弯,显得锋利刚劲。人们称明代的龙爪为鹰爪。这时的龙纹,周围衬托以海涛、缠枝花、火焰、朵云等等。这时的朵云与元代完全不一样。元代的是一头一尾,而永宣时是一头三尾或四尾;元代的云尾显得瘦而长,永宣时的云尾显得肥而短。所以,在鉴定时略加留意,就不难分辨清楚了。
永乐云龙纹饰
永宣时的龙纹,从造型到描画,都是成功的艺术佳作;龙的身体“左盘右蹙如惊电”,这是凶猛、神威的体现。到明代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龙纹又有所不同。永宣时的张牙舞爪、威猛的龙少见了,常见一种闭嘴龙,多在花间、莲池、海水中出现,或者是彩云龙纹。除了闭嘴龙,也有少量张口龙、螭龙。
这时龙纹的特征是:闭嘴的龙首呈扁长方形,上唇鼻处凸起,呈如意状,鼻端和眼眉有对称毛上竖着,头毛束成疏发或成蓬状,也向上冲,几乎和首垂直成90°,下唇须三条一束向前上冲,两眼并列,圆睁平视。龙爪五趾紧靠成风车状。身上的鳞片,早期绘工精细,后期简单粗糙。
这时期,还出现一种螭龙,也叫草尾龙。身似兽体,脚有似兽足或鸟足两种,张口伸舌,上颚长于下颚,上颚高高上翘且前卷,略似象鼻。龙尾多开叉,似春草纹,口衔折枝莲花一枝。这种龙纹以后较为少见,仅见清康熙时有仿制品。
明代晚期的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龙纹形式多样,以游龙为多。有相对而舞的,有正面张牙舞爪的,有两龙争珠的,有回首而望的,有龙凤对舞的;有的行于花间,有的舞于彩云,有的游于海涛之中。此时的龙纹,分张口和闭嘴龙。这时的龙纹已大不如前期,画工简单草率,有的龙鳞画成简单的网格纹,神气也差;有的显得瘦弱,似失去了龙冲天入地、驾云行海叱咤风云的神威。
这时龙纹的特征是:龙的头部略圆,比前朝显细,鬃毛成蓬(过去是疏发),毛有向上冲或向后斜上冲之势。上下颚较长,特别是上颚端肉发达,高高突起,呈如意状,形如猪嘴,所以人称“猪嘴龙”。鼻翼的两侧长出对称的长须,向上冲或向前冲。两眼并列,圆睁视前,眉毛绘成锯齿状或是并列对称成束,像匕首状前冲。张口龙往往伸舌,舌短直成匕首状,有的舌端微上弯。龙爪五趾,像前朝绘成“风车”状,往往是形似而无力。
明云龙纹饰
晚明的龙纹,正如当时社会的*治、经济衰退一样,显得苍老、无力。我们从崇祯五彩龙纹盘中可以看出,崇祯时的龙纹脸瘦尖,长胡须,蓬头散发,爪似蟹爪,显肚凹腰,恰似一条垂死的老龙。所以说,龙纹的艺术表现,也是当时社会*治、经济情况的反映。
纵观明朝的龙纹特征,明朝的龙纹是在元朝的基础上发展的,其总体的特征是龙的形态整体看起刚烈凶猛,龙纹极具威严之气,散发出浓重的皇家气息。龙爪呈风火轮状,五趾间距几乎相等,第一趾与第二趾呈蟹钳状,后四爪同向。龙鼻多数上翘,特别是表现在夔龙上,夔龙鼻高翘并且翻转。
明代洪武釉里红龙纹双环耳瓶
龙发明显,有一簇清晰可量的长竖发,状如火焰,有的倾斜,但是很僵硬。鼻端有两根龙须飘扬,少数龙的龙睫毛比较明显,并且上扬。龙眼睛渐渐的清晰起来。龙嘴一般,上颚要长于下颚,俗称猪嘴,龙大多是尖尾,并且五爪龙居多。前期多数龙纹的龙角描画模糊。
明洪武青花龙纹梅瓶
明代早期:龙身比元代要粗大,龙爪如鹰爪雄健有力。龙爪最有特色,犹如鹰爪雄健有力,大有力透纸背之感。在永乐、宣德时期的瓷器上,龙纹题材非常广泛,不仅有独龙、双龙,还有九龙、十龙、团龙等,这些龙在海水中上下翻腾,气势磅礴。
明永乐釉里红龙纹梅瓶
明永乐青花海水龙纹扁瓶美国大都会博物藏
明永乐青花蟠龙天球瓶台北故宫藏
明宣德青花云龙纹花口大盘
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明宣德龙纹罐
明朝空白期的龙纹同样精彩纷繁
明正统青花龙凤纹梅瓶
明正统青花龙纹大缸
大家看看这个修复过的大缸,很眼熟吧?7年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出万人民币。
明代中期:目光呆滞温驯得像宠物。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时期,明朝*治日趋混乱和黑暗,统治阶级糜财无度,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层出不穷。
明成化青花龙纹盘
明成化斗彩海水龙纹“天”字盖罐故宫博物院藏
明弘治青花荷塘游龙纹碗龙纹部分
明正德青花穿花龙纹盘
明正德白地绿釉龙纹盘
明代晚期:龙纹简化用笔草率马虎。这一段的历史情况是,嘉靖、隆庆、万历皇帝即位之初,明朝的*治颇有中兴之势,可惜好景不长。这段时期,龙纹在瓷器上,以嘉靖、万历时期为代表,早期尚能属阳刚之形,后期则属阴柔之态,龙身更细长,龙首变小,上颚伸出。龙纹简化多以平涂方式渲染,用笔草率马虎的程度历史上罕见。
明嘉靖白地红彩龙纹盘
这条龙是不是很逗比呢?它藏与大英博物馆
明嘉靖红地*彩双龙罐
明嘉靖霁蓝留白龙纹活环双耳瓶一对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隆庆*地青花龙纹卧足碗
明万历五彩盘
明万历青花龙纹大罐
明崇祯“甲戌春孟赵府造用”款青花龙纹盘
明崇祯五彩龙纹盘
明清帝王龙
在明清皇帝画像上,龙纹全是二角五爪,而且规定:皇帝的冕服要“前盘圆龙一,后盘方龙二,边加龙文八十一,领与两祛共龙文五九”。
明景泰帝朱祁钰(-年在位)
“龙袍”作为一个专用的服装款式名称确定下来,是在清代。而在清龙袍中,又以皇帝御用的“品”字形、九条龙纹、十二章纹装饰及四开裾的袍服最富时代特征。
8条龙飞翔于五彩祥云之间,盘旋在山河之上,充满文化象征意义。
明代御用龙袍的下摆只有平水图案,海水江牙纹最初在民间普遍使用,男女皆宜。进入清代被限用在帝后宗室的龙袍服的下摆,寓意万事升平,一统山河。
清代的龙纹
入清以后,龙纹形象还离不开明末的遗风。例如,顺治云龙纹花瓶,龙为张牙舞爪,头细圆,上下颚长,上颚突起,如意状鼻,鼻翼两侧对称的长须向前起舞,头毛成蓬向上竖。但龙的食趾和拇趾不像明代龙爪紧紧相靠,而是距离较大,向鸡爪形状发展。故人们称清代的龙爪为“鸡爪”。
清朝的龙纹整体特征比较秀美,端庄。龙头的龙发增多,长披发或者多簇短发。龙的睫毛形态多样,不少被画成倒竹叶形,龙身依然雄壮,但是更显得平和,没有明朝龙纹的那种威压霸气。
清顺治青花云龙纹香炉
龙爪与明朝龙爪截然不同,第一趾和其他四个龙趾距离较大,特别是第一个和第二个,呈直线型,趾尖比明朝短,非常尖锐,看起来特别有力道。
清康熙青花龙纹罐
龙的下颚普遍比上颚要长,鼻子也没有明朝的那么翘了,比较平整(夔龙纹和羽翼龙除外)。
清康熙*地素三彩云龙花卉纹盘
龙身多为鱼鳞片纹,并且腹部多有明显的环节纹,形似蛇腹,饱满充盈。
清康熙云龙纹饰
龙须大多数向两侧伸展,长且翻转,乾隆以后,眼睫毛现象普遍。
清康熙斗彩红龙凤盖罐
龙身曲度大,题材有云龙纹,龙凤纹,云涛龙纹,海水龙纹,蟠龙戏珠纹,双龙抢珠纹等其中,蟠龙戏珠纹和双龙抢珠纹在清代尤为盛行,与民间传说“龙爱珠宝”相契合,宝珠一般个体较大,状如火球,尤如火珠。
清康熙青花龙纹瓶
清朝早期龙的形体和形态具有明朝的遗风,比较威严。瓷器上有一些凶猛的老龙怒目而视,龙身健壮,头骨高高隆起,毛发蓬松,勇猛雄健之态令人生畏。雍正时期瓷器上的龙纹,其栩栩如生之态也毫不逊色永乐、宣德。
清雍正青花火珠龙纹瓶
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是封建社会“回光返照”的时期,龙纹以新的形象出现。这时的龙首变化很大,过去长长的“猪嘴”缩了,显得下颚比上颚长。康熙时龙口形略带圆,雍正时则显方形,张口的龙,舌随下颚伸出,舌尖上卷,不像明初的戟状,也不像明后期的匕首状。上下颚的须,康熙时呈锯齿状,以后则分两边,或分成两束长密的羊须状。上颚鼻翼的两侧,长出特别长而卷曲的须。头部的角,长而显直且分叉,比过去显大,雍乾后期角的分叉则成山字形。明代龙头毛是成束的疏毛,呈向上或向后斜上冲势;这时的头毛细密成蓬(康熙时还有向后斜冲,后期则向后垂或向两侧分向),为了绘成老龙形,下颚都有细密鬃须。龙的眼睛,康熙时略长形,雍乾后则显圆。龙的爪,已不似明代鹰爪,五趾相靠成“风车”状。其时的龙爪,拇趾与食趾相距较大,趾甲显得细小,没有元、明时的三角形那种锋利感。所以,清代龙爪给人以有形无力之感。
这时所绘的衬托云纹,其朵云的尾云不大清楚,呈长长的块状,或在尾中长出几大块,一头三尾的,给人印象是两条尾成了两翼。或把几个朵云画在一起,成一枝灵芝状。艺术造型比前朝差矣。
清雍正青花海水留白暗刻龙纹天球瓶
雍正以后各朝,仿明代龙纹也有,但仅在龙嘴绘成猪嘴,其他则是清代形态。清末的龙纹,其精神大不如前朝的威武、健壮了,显得腰硬,老态龙钟,四肢无力。以前的龙体盘曲程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时盘曲少了,故有腰体硬直之感。体上的鳞片也不像前朝的一片一片绘上去,而是绘成网状,再在其中加上小点。有的更粗糙得只绘网纹,不加小点。龙爪也不像前朝的有骨有肉、骨节清楚,此时的龙爪仅是直直的向左右伸出,没有动的美感。
清乾隆青花穿花龙纹天球瓶
乾隆时期,龙的神态变得和善,少了神圣不可侵犯之感,多见于凤合画,意为龙凤呈祥,多二龙抢珠纹。乾隆晚期以后的龙,下颚低垂,状似威严,但实则毫无神韵,感觉上只有一个躯壳,已经没有了龙的精髓。
清乾隆斗彩动龙瓶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青花云龙海水纹扁瓶
乾隆粉彩龙纹梅瓶
清朝中晚期龙纹:状似威严实则毫无神韵。当嘉庆爷从他父皇手中接过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清帝国时,悲剧注定无法避免。
清嘉庆云龙纹饰
这个时期的龙纹装饰更多的是粗劣的继承前朝,龙爪仿效康乾,龙趾更粗糙。
清嘉庆青花云龙纹螭耳瓶
清嘉庆*地绿彩云龙天球瓶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清道光白地绿彩九龙纹瓶
清道光矾红龙纹杯
清朝中晚期大量出现在陶瓷器上龙的形象,更加世俗化。比如划龙舟、比如婴戏舞龙、龙穿花等,成为玩物,龙已大大失去神圣威严,至尊至上的皇权形象也逐渐式微。
清咸丰青花云龙纹赏瓶局部
清咸丰青花龙纹盘
清末的龙纹,其精神大不如前的威武、健壮了,显得腰硬,老态龙钟,四肢无力。以前的龙盘曲程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时盘曲少了,故腰体有硬直之感,体上的鳞片也不像前朝的一片一片绘上去,而是绘成网状,再在其中加上小点。有的更粗糙得只绘网纹不加小点。龙爪也不像前朝的有骨有肉、骨节清楚,此时的龙爪仅是直直的向左右伸出,没有动的美感。
清同治青花海水云龙纹缸
清末龙纹喜欢衬以火宝珠、火焰纹、朵云、花卉等。朵云也由过去的一头几尾变成二头一尾、三头一层;或在尾中长一头、二头。从纹饰设计到描绘都显得简单粗糙,工艺大不如前。
清光绪绿地鱼龙花式瓶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纵观整个清代瓷器上的龙纹,它与皇帝的命运一样,气势日益虚弱。
清宣统青花双龙戏珠纹炉
当代·飞入寻常百姓家
歌曲、动画、生肖、玩偶、衣服、文身。
神龙走下神坛,无处不在,似乎已经让我们审美疲劳了。
中国龙纹图案各个时期的造型风格是承上启下,代代相传,每个时期都有新的发展和各自特点。充满智慧的古人把他们对龙的这种信仰用各种形式来体现,无论是在古建筑、玉器、青铜、陶瓷、家具还是绘画等古器物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龙的形象。
龙纹在古代玉器上的演变与发展
龙,作为图腾崇拜是从史前文明开始的,龙图腾的崇拜,对中华文明影响深远,中华儿女被称为“龙的传人”,历朝历代,皇帝也都自称天子,以龙为尊。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经久不衰的题材之一。以龙的形象作为主题纹饰的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一大类型,其历时之长久,工艺之精巧,形制之繁复,构图之多变,寄寓之丰富,均为其它纹饰所不及。如果说,龙文化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一种凝结,那么作为造型艺术的龙纹玉器,堪称是龙文化的载体。从史前时期到清代,历经数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古玉器中的龙纹有一个从简约到繁复,从宗教化向艺术化,从随意性向规范化发展并蔚为多元的发展过程。因此,探讨和研究历代玉器上的龙纹图案,可以使我们了解我国龙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对于古玉器的鉴定和断代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依据。以下对历代龙纹玉器的基本特征作一简单的综合论述。
红山文化C形龙
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
现藏:国家博物馆
这件玉龙为墨绿色,高26厘米,身体呈“C”形,吻部前伸,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两眼凸起成梭形,眼尾细长上翘,额上及额底均刻有细密的方格网格纹,龙须及背脊上刻有长鬃,长21厘米,占龙的三分之一以上,龙脊钻有一圆孔,通过实验以绳系孔悬挂之,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被誉为“中华第一龙”。这件大型玉龙,是用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运用平雕,浅浮雕的手法表现,龙体曲伸刚劲有力,长鬃高扬飘逸,显得极有生气。
红山文化玉猪龙
辽宁朝阳牛河梁出土
现藏:国家博物馆
一.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图1红山文化玉C形龙
图2红山文化玉玦形龙
根据已发表的考古资料,迄今所知的龙纹玉器以公元前年左右红山文化所出者为最早。红山文化玉龙根据基本造型可分两种,即C形龙(图1)和玦形龙(图2)。其中最出名者是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的一件C形玉龙,高26、鬃长21、颈部孔径0.3—0.95厘米,墨绿色,龙体弧曲呈“C”形,首尾明显分开,吻部前伸,嘴紧闭,鼻端截面呈椭圆形,有对称双洞,表示鼻孔,双目呈菱形,未见双耳,颈后竖起一道弯勾状长鬃,尾端呈圆尖状。器体中部略偏上有钻孔。为目前所知发现最早、保存最好的一件,堪称“中华第一玉龙”。玦形龙,一般蜷曲呈环状,头部硕大,猪首蛇身,吻部前撅,口微张,双目圆睁,面部多道皱纹,三角形耳部竖起,切口有切断的,也有内未切断的,大小孔都为两面钻,大孔内可见明显中脊,小孔壁则显旋纹,以顺畅的阴刻线条表现目、口、齿以及皱褶,其间配以打洼而成的瓦沟纹,玉玦形龙的面部形象,由于酷似猪首,故又被称作为“玉猪龙”。
红山文化典型玉器中,最有名的就是“C形龙(中华第一玉龙)”,即年内蒙古赤峰市博物馆从三星他拉村征集的青玉大龙。
玉猪龙也是红山文化的典型器:
牛河梁地区出土
天津博物馆藏
现天津博物馆藏,原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
辽宁建平县征集
河北围场下伙房出土
原辽宁文物总店征集
天津博物馆藏
天津博物馆藏
牛河梁出土
年瀚海拍出,首都博物馆拍得,现藏首都博物馆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天津博物馆藏
大英博物馆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赤峰地区征集
国家文物局藏
通辽地区征集
韩城西周墓出土
敖汉旗藏
赤峰征集,上博曾经借展
■凌家滩文化
图3凌家滩文化玉龙
凌家滩文化距今约到年,时代与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大致相当。凌家滩遗址经过到1年的四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上千件玉器,其中一件玉龙(图3)引人瞩目。玉龙扁环状,首尾相连,吻部突出,头部雕出两角,龙须、嘴、鼻、眼部皆以阴刻线表示,身体一圈皆以阴刻线饰以纹饰,应是龙鳞的最早表现形式,用以佩戴的小孔是打在整体造型下方近尾端。这件玉龙的发现意义重大,可谓中国古代玉器传统题材“咬尾龙”的开山鼻祖。
玉龙,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年以前)出土。炎*大战之后,炎帝集团内部发生严重分裂。以蚩尤为首的原东夷族人,拒不承认*帝的统治,于是在河北涿鹿爆发炎*联盟与蚩尤集团的战争,结果蚩尤被杀。而炎帝集团从此退出山东,在此后将近三百年时间内,*、炎两集团基本上以淮河为界,*帝集团处于攻势,炎帝集团处于守势。玉猪龙出现于安徽巢湖地区,证明了炎帝集团在占据山东之时,曾与红山文化进行了第二次接触。这只玉龙是中国南方最早出现的玉龙,它证明了红山地区作为中国原始宗教的重要发源地,曾经对中华文明生产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石家河文化
图4石家河文化玉龙
石家河文化距今约四千年左右,较红山文化稍晚,主要分布于湖北荆州地区。此期亦有玉龙出土,但数量和工艺略逊与红山文化时期,代表者如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肖家屋脊出土的一件玉龙(图4),最大外径3.8、厚0.8厘米,玉呈*玉色,表面有灰白沁斑,龙体蜷曲呈玦状,嘴部微张,上颌凸出,下颌较短,尾部呈钝尖形。
■良渚文化
图5良渚文化龙首玉镯
良渚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年—公元前2年,主要分布在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玉器制作水平空前发达,器型种类也非常之多,唯龙纹玉器较少,仅见龙首玉环(图6)和龙首玉镯(图5),且表现的不够具象,所以很少有学者把它纳入龙纹探讨的范围。
良渚文化龙首玉环
玉龙形坠。良渚文化。年出土于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
双龙(猪)首玉环。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湖蚕桑砖瓦厂西汉墓出土,专家们认为这不是西汉之物,而是良渚文化的遗存。
良渚文化龙形玉环。直径3.4,孔径1.2,厚1厘米。江苏省常熟市练塘镇罗墩遗址8号墓出土,现藏于常熟市博物馆。
龙形玉饰。崧泽文化晚期。浙江省海盐市仙坛庙遗址出土。现藏于海盐博物馆。崧泽文化是良渚文化的前身,相当于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早期。
玉龙。良渚文化。浙江省余杭市(今杭州市余杭区)后头山遗址出土。现藏于余杭博物馆。
玉龙。良渚文化。浙江省余杭市梅园里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三龙(猪)首玉圆牌。浙江余杭安溪乡下溪湾村瑶山墓地出土。在良渚贵族大墓的集中地瑶山、反山,这样的龙首玉环都有出土,这就是所谓的蚩尤环。本博以为,蚩尤环其实是大汶口时期的玉璇玑在南方的变体。但璇玑本来并无崇拜蚩尤之意,它的出现比蚩尤还要早。蚩尤被杀,*帝分北其民,“恶者”流放于幽州,“善者”留居于邹城。后者又与帝颛顼的后代联姻,从而成为*帝族的一支。蚩尤之死极为惨烈,故*帝绘其图像以威吓天下之不服者。后世又奉蚩尤为兵主,成为战神。显然,良渚人认为蚩尤之灵可以起到镇摄*神的作用,故刻其图像于玉,佩带于身。然而,蚩尤环既然上刻着猪龙之图像,便以可推断蚩尤族原来也是红山原始宗教的信徒,且以勇悍而著称也。再进一步推断,“蚩”的本意为丑陋,而“尤”即“尤猪”是也。东北人尝谓一猪、二熊、三老虎,而野猪为猛兽位居第一。所以将蚩尤喻为野猪,不亦宜乎?
蚩尤环图解
蚩尤环,良渚文化。浙江省余杭市瑶山良渚贵族墓地出土。
蚩尤环(镯),浙江省余杭市瑶山良渚贵族墓地出土。
蚩尤环(镯),良渚文化。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藏。
蚩尤环。良渚文化。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蚩尤环。良渚文化。台北故宫藏(台北故宫定为汉代)。
四龙首玉璜。良渚文化,浙江余杭安溪乡下溪湾村瑶山墓地出土。
四龙首玉璜图解
玉钺柄端饰。大英博物馆藏,良渚文化。左为鸟,右为猪龙。这件玉器为良渚神兽图腾其实为猪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玉猪龙形梳背饰。良渚文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这件玉器为良渚神兽图腾其实为猪提供了重要物证。
良渚玉器上的宗教标志,其实也是来自北方帝颛顼系重黎氏(祝融)家族的族徽。本博曾考证:这是一个复合图腾,上半部为戴面具的东方之神句芒(即重氏),传说句芒“方面而素服”,是生长和吉祥之神。句芒神是一只神鸟,它同时也是东方天帝太皥的祭司。图腾的下半部是猪龙夸张而变异的图像,这是句芒神(名重)的弟弟吴回(名黎,受封于吴,故又称回黎,继重之后再任祝融一职)的图像。红山的太皥——伏羲神系,原以风伯为首,故传说伏羲姓风。北京天坛配殿上的神位,只有风伯称之为“伯”,朱书。而云、雷诸神皆称之为“师”,是以知风伯为风雨雷电诸神之首也。《列仙传》云,神农之时有赤松子(亦作赤诵子)为雨师,故知炎帝之时亦从红山之教。蚩尤亦曾是红山宗教的信徒,自不必说。少昊之时,亦以太皥之教凝聚民心,故称少昊。少昊者,少皥也。至帝颛顼之时,徙少昊于西方,或杀之。颛顼实行宗教改革,名曰“绝地天通”,而红山宗教从此式微。本博以为,所谓绝地天通,是指帝颛顼禁止华北民众与燕山以北红山诸神的来往,削弱神权,以强调帝国的权威。为此,帝颛顼可能还派*队翻越燕山对红山地区的巫神之国(天国)进行清剿。至此,幽州遂沦为*帝集团流放罪犯之地,蚩尤、共工之族,皆流放北地,而诸神之众潜焉。帝颛顼命其族裔重氏司天,黎氏司地,开创了以王权为主,神权为辅的新格局,红山国灭,神权南移山东。颛顼世历三百余年而衰,*帝另一个儿子玄嚣的后代帝喾高辛氏取代颛顼氏执*,命重氏为祝融,主管宗教事务,亦代行征伐之职。重氏遂以大巫师的身份执掌兵权,克炎帝余部于巢湖之南,而兵临长江以北,威震朝野。高辛氏忌之,遂杀重氏,其罪史所不载也。复又以黎氏代行祝融之职,黎氏整帆渡江,以至于苏州,见其地广富而民丰,且北有长江,西依天目山及太湖,东傍大海而利尽于天下,真天府之国也,于是思重氏之遇,决计不归。合重氏、黎氏为重黎氏,号称南方祝融。距今约年,时维帝喾之时,此良渚古国之始也。
玉龙外径3.8,宽1.2,厚0.8。湖北天门石河镇肖家屋脊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这是龙山文化在江汉、江淮平原上的分支,名为石家河文化。本博推考:石家河部落原为淮夷,亦来自山东。舜帝之末大禹所娶之涂山氏也,本为少昊族的一支,奉命南下攻击良渚余部的三苗族人,及佐大禹治水,商时为虎方,夏时为巴人。
综上所述,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所出玉龙,虽形制及细部略有所别,但亦有鲜明的共同特征:
1.龙体皆蜷曲呈环或玦状。
2.皆圆雕而为皆面为椭圆形且单独成器。
3.龙首之形象皆以现实动物之头部抽象表现,如猪首、熊兽、马首等。
4.整器圆钝,不见棱角,器表大多光素无纹,少数饰以网格纹,细部特征皆以阴刻线表示,造型原始质朴,雕工简约豪放。
5.器表多有钻孔,为佩戴穿挂之用。
二.商代
商代冶金技术发展,青铜工具开始运用于制玉行业,从而促进了制玉工艺的发展。商代的玉龙无论是数量、质量、图案装饰,还是工艺技术等,都较史前玉龙的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简单趋向繁复,由质朴变为华美,且造型风格从史前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龙,逐渐演变为一种符合奴隶社会礼制造型的龙。但是商代玉龙在造型上仍然很大程度上受到史前玉龙之影响,即皆为蜷体玉龙,其基本形态与商代甲骨文之“龙”字极其接近。
图1商代玦形玉龙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图2商代环形玉龙河南安阳花园庄54号墓出土
图3商代扁平形玉龙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此期玉龙虽数量较多,但造型、纹饰相对趋于程式化,共性特征不难察之:整器多作扁片状,基本造型可分三类:玦形(图1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环形(图2河南安阳花园庄54号墓出土)和扁平形(图3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其中以蜷曲成玦形者居多;还有圆雕的龙,一种圆雕龙前足着地,长尾盘卷(图4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一种近似于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图5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从雕工纹饰上看,龙体较短近似蛇身,玉龙头部长有蘑菇形兕角,眼睛多为“臣”字眼,还有圆形眼和菱形眼,且多雕成张口露齿状,以表示凶猛,大多仅雕一足,尾部细而勾卷,有的龙脊上开始出现扉棱形的脊齿纹,玉龙之器表多以双勾线即两条平行的细阴线琢出菱形纹、三角形纹、云雷纹等表现动物凶狠的纹饰,纹饰的浮雕感较强。
图4商代圆雕玉龙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图5商代玉猪龙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名称:龙形玦
年代:商武丁时期
尺寸:直径5.9厘米、孔径2.3厘米、厚0.4厘米
说明:此器圆环形,中部为大圆孔,一侧有窄缺口,顶部有小圆孔用于穿缀。龙首尾相望,顶有角,张口露齿,臣字形眼,尾尖向外翻卷。身阴刻双线重环纹及云纹等图案,背部雕成齿脊状。妇好墓出土玉玦数件,基本属于蜷体玉龙的形式,承袭了新石器红山文化等早期玉龙的造型传统,但器身不如早期丰满,扁片状,纹饰多为线条勾勒的重环纹、雷纹和云纹等,龙角都贴伏在头部,一般不刻龙足,代表商代晚期玉龙的基本特征。
以下是妇好墓出土的商代玉龙造型
商代的龙纹为象形纹饰,其特点为:
1、龙身似蛇而短,尾部呈勾卷状,只雕一足。
2、头有独角,角似柱形或蘑菇头形。
3、眼睛多作“臣”字眼、斜方格眼,多为张嘴凶猛的状态
4、多为薄片玉雕,阴刻线以直线为多,有棱有角,龙身纹饰有重环纹、单环纹和云雷纹。
图1、2商代象形龙玉佩
图3、4商代妇好墓玉龙佩
三.西周
西周夔龙纹玉璜
现藏:国家博物馆
西周玉龙的身体较商代瘦长,一般呈球状或半圆的璜形。龙口上唇呈钺形,下唇向内翻卷,龙尾比商代的厚而无刃。西周玉龙的雕法相对简单,出现了简单的组合形纹饰,阴阳线并用,多用弯曲线,直线很少。且一面斜入刀,另一面刻阴线,从而产生立体感,俗称“一面坡法”也称“双阴挤阳”。
商周时期出现了龙凤文化。各种物质文化离不开龙凤艺术造型与纹饰,楚文化亦然楚国的青铜器、帛画、漆器、织绣等文化中普遍出现,其中玉器更为突出。玉龙是楚国文化中的代表之一,据统计截止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发掘的东周墓群中,楚墓约占80%。
西周龙凤纹柄形器
现藏: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周代的中华文化是二元制社会文化,北方山河雄壮,南方风光秀美。楚玉龙的艺术风格除了雄奇奔放外,还有个重要的特点:龙的头部脸较长,面额平直有的像马头,这不仅让人想到了古代神话中的“龙马”。《尚书?顾命?传》记述伏羲治天下,龙马出河,身刻八卦图,谓之“河图”。《礼记?礼运》:“河出马图”是指龙马负图而出。楚人崇尚老庄,与其庄骚文化相一致,体现了楚玉龙超乎想象外的文化内涵,可能表现的就是楚人创新与开放气魄的龙马精神。
西周玉龙基本沿续了商代玉龙的造型,主要有稍薄的片状龙和稍厚的板状龙两种,圆雕龙的造型极为少见。此时的玉龙在构图和线条处理上比前期显得更加舒展,龙身上的刻划线条基本为浅显的柔长弯弧的风格,同时在工艺上改变了商代常用的双勾线技法,大多采用阴线与阳线相互配合使用,特别是直锋细线与斜刀的艺术表现方式,双线勾勒时有的能见一线尖细,一线呈斜刀的宽阔状,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形成刚柔并济、形制规范的独特美。
图6西周玉龙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
西周玉龙在形制上大体可分为三种:玦形龙,复合形龙和龙纹玉器。
1.玦形龙(图6)造型直接延续了商代的特征,具体较前朝有以下几点变化:龙身较商代更为细长,龙的背部出现的脊齿纹比商代时期的细密,臣字眼的眼角线拉长,此外椭圆形眼、菱形眼亦很多,上吻翻卷,口微张不露齿,脑后的蘑菇形兕角已不多见,更多以鬣形角和钝尖角代之,龙足似有似无,不特别雕琢。
图7西周人龙佩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
2.复合形龙多以羽人、凤与龙复合成一器。这类玉器多以镂雕技法制作,龙的眼部皆呈椭圆形,其余各部位与玦形龙相若。如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的一件(图7),高2.9、长4.5厘米,为羽人和龙合体,羽人位于龙之前端,身体自上而下与龙相接,龙作回首状,椭圆形眼,卷唇,细尾上卷。
图8西周龙纹玉璧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
3.龙纹玉器这类玉器以抽象的、呈图案化的龙纹作主要装饰,多为玉璧、玉璜、玉觿等。此期龙纹多用娴熟的双勾技法和斜刀技法加阴线和阳线刻画,因器饰纹,根据器形特点组织图案布局,形成一种浑然天成、自然和谐的艺术效果,体现了高超的构图能力。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出土的一件龙纹玉璧属此类型(图8)。直径15.6、孔径6.8厘米,褐色沁分布自然,器表纹饰章法井然,饰有两条蟠蜷的龙纹,龙首近环的外缘,体躯呈圆弧形,尾尖收于内缘,双龙首尾相接,龙鼻上卷,张口,“臣”字目,有利爪,间隙饰以卷云纹。图案刻划准确,婉转顺畅而有力。
西周玉龙以璜形和玦形为主,此时玉龙佩的特点是:
1、龙纹身体细长,身上纹饰较复杂,线条多弯形和弧形;龙身多重环纹、云雷纹;龙背部脊齿纹比商代密。
2、龙头的角为发状,也有云纹式的耳形角。
3、眼睛有斜方格眼和“臣”字眼,“臣”字眼眼角线拉长或勾卷,为西周特有风格。
4、从西周开始龙纹璜的纹饰是两面对称的纹饰,线条流畅,大多不刻龙足,龙身纹饰图案化,起装饰作用。
四.春秋
春秋时期冶金技术的发展,铁工具开始运用于制玉工艺之中,此期玉器的工艺水平显著提高。加之奴隶制度的逐步瓦解,文化和艺术领域迎来了繁荣、多元与创新的新时期。此时,玉在贵族社会生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东西。《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由于儒家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完善,导致了此时成组佩玉之风的盛行,玉龙的制作更是盛况空前,其造型、纹饰和工艺技巧均已大大突破了早期的形制规范,创出了新颖、独特的时代风格。
春秋龙形饰
现藏:国家博物馆
春秋战国的龙,龙身很长,蜿蜒曲折,一般成对出现。龙身的装饰,以谷纹或勾云纹为主。战国龙的造型丰富较多见的有蟠龙、行龙、虬龙、夔龙。战国的龙身形态各异,基本上有个其同的特点“水滴眼”,龙头多为“连云头”,廓线出锋,棱角分明。装饰上多为阴刻和浮雕工艺。
图1春秋龙纹璜形玉饰山西闻喜县上郭墓地57号墓出土
受春秋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影响,这一时期以龙为题材的玉器明显出现了很多变化,艺术风格也大相径庭,这种变化主要由各路诸侯有不同的审美取向和标准要求所造成的。下面介绍几个不同地区出土的春秋龙纹玉器:
图2春秋龙形玉佩山西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1.山西地区春秋时期属晋国。图1的玉饰是山西闻喜县出土的,属于春秋早期,风格上看还有西周遗风,用单阴线勾出龙的眼睛,双阴刻线勾勒出龙首的纹样,表现的非常抽象。图2的玉龙是山西太原出土的,属于春秋晚期,龙作回首状,弓身,卷尾,器表饰以浮雕的谷纹和蟠虺纹,风格上看已经向战国玉龙演变了。
图3春秋双龙首玉璜山东省沂水县刘家店子1号墓出土
2.山东地区春秋时期属齐鲁地区。图3的玉璜出土于山东省沂水县,对称的龙首向外,龙身结合为一体,用双阴刻线勾勒出纹样图案,基本纹样元素为“S”型图案构成。
图4春秋龙纹盾形玉佩陕西省凤翔县出土
3.陕西地区春秋时期属于秦国。图4的玉佩出土于陕西省凤翔县,年代大约在春秋中晚期,整器用单阴线勾勒出上下两个龙首纹样,基本纹样元素为“几何”型。
图5春秋双龙首玉璜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季佗父墓出土
4.河南地区图5的玉璜出土于河南省光山县,春秋时期属于弦国,年代属于春秋中晚期,两端各饰以张口的龙首,体相连,通身饰鸟兽纹。
图6春秋双龙首玉璜江苏省吴县通安严山王陵出土
5.江苏地区春秋时期属于吴国。图6的玉璜出土于江苏吴县,风格上是春秋晚期,两端各饰张口卷唇的龙首,龙体相连饰以浅浮雕的三组龙首纹。
五.战国
由于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儒家思想赋予玉的种种道德文化内涵,所以使得战国时期的王公贵族,皆以佩玉为时尚。此时治玉工艺更加成熟,而且普遍使用了金属类工具,进而使玉雕业迅猛发展,创造了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图1战国双龙出廓玉璧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出土
图2战国早期四节活环龙凤形玉佩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玉龙的造型已完全摆脱了商周严谨规范、形制大多雷同的束缚,构思巧妙大胆而富于变化。战国玉龙除沿用春秋玉龙的主要器形外,增加了大型镂空玉龙及精美无比的复合式多龙活环饰、多节活环龙凤佩(图2)及有龙形纹饰的出廓玉壁(图1)、玉带钩、玉剑饰等,玉壁上的夔龙纹(图3)更是此时的特色之一。
图3战国夔龙纹玉璧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2号墓出土
战国玉龙有如下几个特点:
图4战国玉龙河南省洛阳市唐宫路战国墓出土
1.此期玉龙的整体造型,仍然延续商代以来的传统,即绝大多数为扁平体,亦有圆雕制成而作圆柱体者,但数量极少,如河南省洛阳市唐宫路战国墓出土(图4)的两件,多通体光素或饰以绞丝纹和云纹。
图5战国早期龙形玉佩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2.龙身较商代、西周为细长,身形大多翻转扭曲,呈S形、复合S形或M形,鼓腹卷尾,富有张力。早期玉龙之躯干肥硕较短,稍作弯曲,弯转的个数较少,如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2件(图5),墓葬年代为战国初期,两件形制纹饰相同,体宽肥,龙曲身顾首岐尾,一面浅浮雕变形的龙纹,其间夹以谷纹。中期以后逐渐演变为瘦长,且作显著弯曲,弯转个数较多,如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1号墓出土(图8)的玉龙。战国中期以后,拱起腹部两侧的头与尾开始呈均衡对称状,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1号墓出土的1件玉龙当属战国玉龙的精品(图6),该墓属战国晚期,玉龙双龙首形,躯体相连,杏仁眼,独角,龙身通体饰以规整的勾连谷纹,内外缘出廓饰以透雕的云纹和凤纹,造型充满勃勃生机,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图6战国双龙首出廓玉璜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1号墓出土
3.龙首较小,皆为侧面,脑后有呈钝尖状或耳朵状的角,龙眼早期沿用圆形眼和圆角长方形眼,后期多双线雕椭圆形眼和上眼框清晰、眼梢细长的杏仁眼,有些沿眼球外沿斜磨成微凸状。
图7战国龙凤形玉佩湖南省长沙市八一路小学1号墓出土
4.战国玉龙没有明显的四肢和龙爪,但也有少数的玉龙出现了如同爬行兽类的肢体(图7)。
图8龙形玉佩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1号墓出土
5.扁平体玉龙身上的纹饰最初浅浮雕以云纹、谷纹、变形龙纹、绳纹、弦纹、螭纹、网格纹表现,纹饰比较稀疏,布局不甚规矩,圆柱体玉龙则多通体饰以绞丝纹,由战国中期开始,趋于单一纹饰,即谷纹,纹饰布局繁密,十分规矩。
战汉时期玉龙造型
-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号墓出土
名称:龙形玉饰
年代:西周
尺寸:高4.2厘米宽3.7厘米厚0.3-0.2厘米
说明:玉为浅绿色,半透明,器表有光泽。体扁平,呈“C”字形状。龙首雕刻宽大,头上饰一长角,头顶起尖脊,椭圆形眼,口部大张,上唇向上勾卷,长舌呈长条形向颈下勾卷。龙躯体卷成弯勾形,尾端平齐。龙的边缘随器形雕琢单阴线轮廓线,身躯中部刻双线勾云纹。
此器造型优美别致,特别是龙嘴部形状特殊。玉质光润亮泽,纹饰流畅。年山西省晋侯墓地92号墓出土一对西周玉龙形饰,与这两件玉龙形饰基本相似。西周玉龙形饰龙体首尾相对,只有一小缺口,接近于商代玉龙的卷曲形状。为椭圆形眼,上唇向上勾卷,长舌呈长方条形,向内侧勾卷。这种龙形饰是作为玉玦组佩中的饰件之一,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
名称:双龙首珩
年代:战国
尺寸:长9.4、宽2.5厘米
说明:此器璜形,双面透雕。两端为龙头,口镂空,似卷云状,上颌有獠牙,下颚露成排牙齿,唇上各有一孔。龙身满布乳丁纹,排列规整,每三个乳丁由一条阴刻线相连,象征成片的鳞甲。璜下部镂雕花蕾纹,枝蔓向两边伸展至龙头下。珩顶正中有一孔。珩为组佩上部横向的玉,是组佩的骨架,珩底部的钻孔与镂空处应为悬挂功能而设。拱式造型可承受较大的重力,二或三孔利于保持组佩的均衡与对称,各部件密切相联构成完整的佩饰组合。
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名称:夔龙形佩
年代:战国
尺寸:高3.5、长10.9、厚0.6厘米
说明:龙作回首屈身状,双面雕刻,遍体以隐起手法雕饰勾云纹,立体感极强。龙身中部偏上钻一个透孔,颈部钻两透孔,可以穿缀,应为组佩的饰件之一。龙身以单卷或双卷云纹装饰,吻、颚、耳等器官及鳞甲等也依卷云形进行刻画,形式简约,颇具动感。
年河南省信阳县长台关一号墓出土
名称:玉夔龙佩
年代:战国
尺寸:长2.8厘米宽1.2厘米厚0.5厘米
说明:玉为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双面雕刻,纹饰基本相同。夔龙为“S”形,下有足,行进状。低首,有耳,圆眼,上吻较长并向上翘起,嘴张成圆形。龙身向上拱起,长尾,尾部为叉形尾,一尾向上勾卷,另一尾向内部勾卷。身下有一足,向内弯卷。夔龙身和尾部琢刻阴线纹、斜方格纹和勾云纹等。此龙头顶到下颔处有一垂直透孔,单面钻成,可系佩。
在古代,人们认为玉是宝贵之物,以玉为祥瑞之器,故礼器、佩饰、信物等多以玉来制作。此器造型小巧,新颖别致,玉质光润,线条流畅。器型虽小,但是做工精细,纹饰极精。
年河南省信阳县长台关一号墓出土
名称:玉镂雕龙纹佩
年代:战国
尺寸:长10.4厘米宽5.5厘米厚0.6厘米
说明:玉为碧绿色,体扁平。龙的躯体作卷曲状,龙首与尾向上勾卷,身躯向上弯拱。独角,扁圆眼,嘴微张,龙身中部较宽,近尾处分为二叉,一尾向龙背部弯曲,另一尾向下,在龙下腹部弯曲。龙首下颚、龙足、龙尾与龙身相连处,都雕刻成镂空状。通体雕刻单阴线卧蚕纹,龙身中腰处钻一孔,可供系佩。
龙形佩在春秋晚期开始大量出现,到战国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造型也极为丰富,且形态不一。战国早期龙形佩多为回首曲身状,躯体呈“S”形,尾有细小阴刻线,圆头,圆眼,圆嘴。到战国中期以后,躯体大多呈双“S”形,眼为长梢眼,张口,上下齿似咬紧,下颔象斧形,躯体弯转曲折也非常自然,身多饰涡纹、谷纹或卧蚕纹。
以下是一大波战国时期的龙形玉佩:
春秋战国时期龙纹是充满生机的,其特征是:
1、双龙首佩的新造型。春秋时期已多见双龙首形璜。其造型是单纯地作拱桥(虹)形。这种玉佩发展到战国时期变成较为繁复的双龙首佩。玉佩的造型仍以原来的双龙首珍为主体,在其上下边缘附设对称式镂雕双龙、双凤、曾面等纹饰,使玉佩造型更为丰满;由原来的单行对称,变为二或三层对称,丰富和增强了对称形式美;由于施用按雕工艺,加强了器物及其形象的玲现剔透的生动感。此类玉佩的创新形式被汉代玉佩所继承。
2、龙首形带钩。春秋时期带钩,形体较宽而短,钩头较薄,如宝鸡益门村所出者,其用法当属襟钩。可能不是腰带上的正式带钩,而是上在交领下方的小钩。《释名·释衣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御风寒也。它相当于近现代中式上衣的纽和。战国时期的玉带钩,造型变化了许多,其特点是:形体窄长,弯曲,较短;多四方体,多四方钮;钩首作龙首形,嘴较薄,稍上翘,尾略向下弯曲;如将它平放,则钩尾略高于钩钮底边线;多数光素,个别的于钩身雕出几条阳线直线纹。实物有随县曾侯乙墓谷纹带钩,饰谷纹者为仅见;河南淮南楚墓者,龙首刻出耳、眼;传世品带钩,长14.3厘米,是罕见的大型作品。战国玉带钩为汉代直至明清时期的玉带钩,奠定了基本造型璜式(如龙首形),开玉带钩大系列之新起点。
3、谷纹龙形佩的分类。春秋谷纹龙形佩少见,且造型较单一,形体弯转不甚,如金胜村所出者。战国时它的形体变化较大,如按时间先后顺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其一,波折形,或作一个弯转;
其二,作两个弯转;
其三,作三个或更多弯转。
这些造型的系列,表现出它们从简单到繁复的发展过程,似乎说明人们对龙文化的审美意识的不断深化(弯转多者,则动感强)。战国玉龙的艺术特色是飞动之美。飞腾的形态与《易·乾卦》“飞龙在天”的意趣相合,从而加强对龙的神力的崇拜。玉龙造型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年代越晚者,形体的姿态美越突出。
古代玉龙的造型,唯战国者达到了美的极至:它是战国激荡若狂澜,欣欣而勃发的时代精神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动感特色的一次极好的展现。
4、楚龙异彩。战国时期中原各国的主龙是装饰品的主体之一,而楚国玉龙更是别具风彩,值得深入研讨。各地考古发掘的楚国玉龙,其造型与纹饰的特点,归纳之起来有:
其一,龙身弯转较少(多一个或两个弯转,多回首形);
其二,龙首有角或耳,无眼睛,上唇长(长脸),下唇短且内卷,并与上唇相连,连接处形成圆孔,上唇与身体相接;
其三,身缘出毛(或爪)且较长,或呈两分其上有平行阴线纹一至三条;
其四,多数有阴线谷纹,少数为浅浮雕谷纹饰用单阴线,粗放有力;
其五,龙体如奔驰腾跟,风格顽健狂放。
春秋龙形佩
战国玉龙
战国玉龙佩
六.汉代
汉代,统一国家和封建统治秩序重新建立,国力强盛,社会进步,经济文化较为发达。随着社会的发展,统治阶级需要利用龙这一人们崇尚的、神灵幻化的、理想性的人文动物,作为宣扬皇权的工具。《史记高祖本纪第八》说“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己而有身,遂产高祖。”这个故事显然是在统治者的授意下编的,意思是汉高祖刘邦老娘在梦中与龙交配而产刘邦,而且,刘邦老爹还亲眼目睹了自己老婆与龙交配的这一幕,还有记载说刘邦长大以后每次喝醉酒时候,都有人看到他身上有龙出现。编这个故事的目的无非是说汉高祖刘邦是个龙种,以此来证明推翻暴秦之合法,统治天下之必然,可见龙与皇帝已一体化了。从此,龙成为专制皇权的象征,龙纹主要就作为皇权的标志。
西汉透雕龙凤纹玉佩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
现藏: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汉代的龙身向盘形发展,头部似马,龙角似马鬃,龙耳极小,眼睛基本是外方内圆,其形状多种,有方圆形眼、椭圆,此时代的龙有的身上还出现了飞翼,有的龙尾还出现了分岔,并且龙纹和其他纹饰组合的图案绘频频出现,也成为了汉代玉器的一大特点。
龙纹是螭,螭为龙生九子之一,在古代也象征皇权和王权。
汉代的龙纹更加生动,呼之欲出,受道家思想影响,逐渐趋于表现龙的凶猛威武和气韵生动。
图1西汉龙凤纹出廓玉璧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出土
汉代是龙纹造型的真正定型期,在形式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一历史背景也充分反映在汉代玉器龙纹上。我们看到,汉代玉龙一改战国时期那种自由奔放、生机勃勃、姿态万千的特点,而逐渐趋于表现龙的凶猛威武之态、翻云覆雨之势、气韵生动之神采。此期龙纹大多与螭虎纹、凤纹组合或单独出现,作为玉璧(图1,图4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出土)、玉珩(图5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出土)、玉璜、玉环、玉觿、韘形佩等器物的装饰纹样,并出现了四灵题材中的龙。单独成器的玉龙数量较少,代表者如江苏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的一件玉龙(图2),长17.1、宽10.8、厚0.6厘米,青白玉质地,局部有褐色沁,龙体蜷曲呈“S”形,作回首状,长尾上卷,器表遍布勾连云纹以示龙鳞,身边饰以镂雕云纹。
图2西汉龙形玉佩江苏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
综合大量考古出土资料,此期龙纹之主要特征可总结如下:
1.龙身蟠曲如战国者,但弯转个数较少,多作团龙状。后汉时王充《论衡》里说“世俗画龙,马首蛇尾”,正是汉代玉龙形象的真实写照。
图3西汉龙纹玉饰湖南省长沙市咸家湖徒壁山1号墓出土
2.大多龙身上开始雕出四肢,若走兽般,四肢各侧的边沿,出现了耸立短直线阴刻细毛,用柔和的阴刻线勾出爪和掌,爪均呈圆球形,一般为三爪,长尾翻卷,少数在躯体上出现简单的飞翼(图3)。
3.头部较长,若马首;眼部呈杏核状,眼梢拉长,多以斜碾法磨去眼眶周围的底子,使其微凸;口部大张,露出利牙,有的还吐舌;上唇外翻,下唇勾卷,似斧形或鱼尾形;云形耳,但较战国时期尖而长,有的耳后开始出现细长分岔的角。
4.龙纹多以透雕结合细阴线刻的技法来表现,龙身表面大多浅浮雕有谷纹、勾连云纹,亦有的通体光素。
图4西汉龙凤纹镂空玉璧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出土
图5西汉龙纹玉珩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出土
汉代玉龙的造型
汉代龙纹常与螭虎纹、凤纹配合在一起组成图案,常出现在玉璧、玉佩上。
汉代玉雕龙纹的造型特征是:
1、龙纹盘旋曲折,雕刻出四足,龙头似马头,眉骨突出。
2、西汉时龙纹佩的龙角出现在云纹耳后,近似鹿角,有的勾卷或分叉后再勾卷。
3、眼睛多杏核眼加长眼梢,使眼睛更加明显。
4、龙纹开始出现飞翼,龙腿小胫边沿刻有短阴刻线,阴刻线细如毫发,似断似续,充分体现汉代的“游丝毛雕”工艺。
汉鸡心佩
西汉龙形玉佩
西汉龙形玉觹
七.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动荡、分裂的时期,在玉器发展史上也是处于萧条的低谷阶段,故这一时期的墓葬出土的玉器很少。从迄今为止出土的少量龙纹玉器看,基本延续汉代的风格。最具代表性的是年江苏省南京市邓府山3号墓出土的龙凤形玉佩,玉呈青白色,作龙蟠与凤栖状,先将玉片裁出龙凤形体,再雕刻其部位纹饰而成,龙曲颈卷身,向背上卷,呈倒“s”形,凤即栖在上卷的龙尾上,侧首与龙首相背。
上图中的纹饰也是螭纹,相对于我们印象中的龙,螭是没有角的,看起来也比较萌~
五代十国的龙纹基本延续了汉代的风格,比较神化飘逸。
图1魏晋南北朝龙凤形玉佩江苏省南京市邓府山3号墓出土
八.唐代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富强的朝代之一,其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唐代的统治者依然把龙纹作为皇权的标志,龙的造型较之前更加成熟、完善(图2唐代铜镜上的龙纹),玉器的龙纹上亦反映了这一点,龙纹表现的威武雄壮、富态华丽、蓬勃向上。
唐代龙纹玉璧
现藏: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龙纹玉璧是此期龙纹玉器中的代表之作(图3),直径9.6、孔径3.7厘米,玉质青白,晶莹光润。扁圆形,用浅浮雕和阴刻技法琢刻纹饰,一面浅浮雕团龙,其角、眼、发、嘴、须等用阴刻线琢成,满身饰斜格鳞纹,背鳍排列整齐,身有翼,腿弯曲处有毛,三爪,蛇形尾呈弯曲状,头尾间雕有火焰珠,另一面浅浮雕四朵如意形云纹,云头中间用阴线刻成扇状。
隋唐两代的玉器特别注重写实性,龙纹也更具有艺术性,龙的形状也有所改变,有鹿的龙角,鳄鱼的尾巴,鹰的爪子,身体有方格鱼鳞纹饰,小腿与大腿之间成九十度弯曲,关节处雕有腿毛,并且呈直立行走状,常伴有“火珠”云纹出现。
唐代龙纹铜镜
唐代玉龙纹特征鲜明:龙身若蛇,躯干粗壮,背部以脊齿纹表示背鳍;四肢矫健、较长,呈奔跑状,小腿关节处多有山羊胡子状的腿毛;龙爪肥硕,为三趾,爪尖锋利;尾端光秃,不作装饰;龙体或光素无纹,或遍布斜格纹龙鳞;后者之腹部多有蛇鳞纹;龙嘴大张,嘴角超过眼梢;上唇外翻,露出的牙齿细密若梳板状,颚下多有髯;耳部呈树叶形;龙角主要有分叉角、尖角两种;龙纹周围开始增加诸如火焰珠、朵云纹等辅助纹饰。
唐龙首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代圆雕青玉龙首陕西西安东南郊唐代曲江池遗址出土
年陕西西安东南郊唐代曲江池遗址出土一件圆雕青玉龙首(图4),这亦为唐代龙纹的鉴定提供了珍贵的标准器,长18、宽7.5、高10.2厘米。青玉雕琢,巨目圆瞪,宽眉上卷,眉骨外凸,吻部高翘,嘴部巨大,方齿毕现,獠牙外露,头顶镂雕分叉双角,树叶形耳后抿,长髯后卷,龙首造型具有一种强烈的威慑感。
唐代龙形玉佩现藏于武汉博物馆
唐代玉雕注重神韵,龙纹表现得威武雄壮,昂首俯仰翻腾,此时玉雕龙纹的特征是:
1、龙身似一条粗大的长蛇,身体两侧刻有两条阴刻线,四腿四爪,爪子臃肿有力;此时玉龙身上开始出现鳞纹样纹饰及斜方格纹,纹饰从颈部直至尾部,尾为秃尾。
2、龙头长,张嘴吐舌,嘴极大,张开后嘴角超过眼角。
3、龙的小腿部分在关节处有山羊胡子般的腿毛。
4、龙纹周围出现辅助纹饰,主要有朵云纹,云头宽大,短尾,此后年代越晚云尾越长。
唐代玉龙佩
唐代龙纹玉带环
唐代玉龙佩
唐代云纹
九.宋代
宋代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经济文化较为繁荣的时期。宋代是中国玉雕工艺的发达时期,这时玉雕行业初具规模,玉雕市场应运而生,出现了专门贩卖玉器的店铺,朝廷也选一些民间高水准的琢玉工场作为皇家“玉院”,由宫廷指定其制作一些玉器。宋代以现实主义思想潮流影响着玉龙的表现题材和造型。
宋代云龙纹玉佩
现藏:国家博物馆
宋元时期的龙姿态优美,富于变化,其特征主要活跃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如龙凤成对飞舞于花丛之中,或在样云中穿行等等。此期的辅助纹饰云纹样式较多,玉龙盘旋曲折,上下翻腾,气势磅礴,很有气派。龙在云中穿行,表现得活灵活现,给人以动感形态。
图1宋代玉龙
宋代玉器上之龙纹,大体沿袭唐代之风格,但与唐代龙纹的威武、粗犷且富有动感不同,宋代龙纹大多矫健清秀,姿态优美,动中有静,图案感较强。从大量资料中可以发现,此期龙纹玉器大多作为辅助装饰纹样以镂空或浅刻形式,出现在炉、壶、盘、杯、碗的耳部、柄部或表面,此外片状饰品如玉带饰、玉佩等物上面的龙纹亦较为流行,圆雕者甚少。
图2宋代玉龙
图3宋代玉龙
图4宋代海水云龙纹玉炉
宋、辽玉龙纹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代龙纹带饰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宋人罗愿在《尔雅翼·释龙》中所提出的"九似"说法--"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掌似虎、爪似鹰"。这个说法是对宋代龙纹的高度总结,可以说龙纹发展至此已经完全定型。下面对宋代玉龙纹做个详细介绍:
1.龙身较唐代细瘦,躯体圆润修长,蛇形特征更加明显,身形伸展多变,潇洒自如,常游戏于花草、云纹和海浪之间。
2.身体表面大多光素无鳞,躯干两侧多有较粗的阴刻轮廓线;少数有鳞,皆以细密的斜方格纹表现。
3.头部出现重刀,张口之幅度不及唐代大,嘴角基本与眼梢持平。
4.吻部细长,上唇硬折高翘,下唇略翘。
5.多作丹凤眼,有点像兔眼。
6.额后开始出现两根细长勾角,近似唐代龙的双鹿角,两腮后长髯飘逸。
7.龙爪似鹰爪,多为三趾,少数为四趾。
8.龙尾端大多光秃,有少数者开始装饰火焰纹。
宋代玉龙佩
宋代龙纹佩
宋代玉龙佩
宋代玉龙佩
宋代玉龙佩
宋代玉龙佩
宋代玉龙佩
宋代辅助云纹
十.元代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蒙古族入主中原之后,从随高度发达的中原汉文化,亦制作了大量玉器。元代玉器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着重要位置。其刀法粗犷、风格豪放,且不太注意细节上的修饰和大面积抛光,这似与蒙古民族豪放、不拘小节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
元代龙纹带饰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元代龙纹玉饰
元代龙纹相较宋代者差别极大,比较讲究作品的气韵和粗犷,不作细部的刻划,极具蒙古族健壮豪迈之气魄。此期龙纹,造型凶猛,粗犷有力,威武之极,或蜿蜒翻腾,或上下攀附,多作腾云戏水、穿花过草状,工艺上除传统的透雕、浮雕之外,还出现了由透雕演进而成的多层镂雕、深层立体镂雕作品。元代龙纹在这些新工艺的表现下,活灵活现,颇具动感。此期龙纹还具有以下几点特征:头部较小,皆为侧首,丹凤眼,目光凶猛,眉骨高凸,粗眉上压;少数开始在龙首一侧出现两只眼睛,此类皆为圆点眼;龙口略张,上唇肥长翻卷;龙的毛发大多作两到三股漂浮于脑后;龙爪上三、四、五趾皆有,以三趾为多;小胫上多刻划短阴线表示筋骨;龙身修长,细颈,鼓腹、秃尾,四肢有力,龙鳞多以细密的网格纹表现;颈部、躯干、四肢被重刀痕隔开,刻纹粗深,这是元代琢玉的重要风格,为使造型主题更具立体感。
元代白玉龙首螭纹带钩
元代的龙纹玉器虽多,但绝大多数为传世品,考古出土资料甚少。陕西西安小瓦寨胡同村出土一件白玉龙首螭纹带钩,钩首为龙形,上额呈三角形凸起,眉骨隆起,粗眉上扬,蒜头状鼻,大口微张,露齿,龙首长双勾角,后披三绺长发。
元代玉龙盘旋曲折,上下翻腾,很有气派。工匠多用深雕和三层透雕相结合的方法,把龙在云中穿行的动感表现得活灵活现。
元代龙纹的特征是:
1、龙额后有两根细长角,尖端呈卷云式,有圆形、方形,也有似鹿角一样的角。
2、龙眼为丹凤眼,粗眉紧靠眼上方,目光炯炯,异常凶猛;此时龙为侧面龙,双眼均可见,工匠有意用夸张手法描绘龙的威武。
3、龙嘴与宋代相似,上唇上翘,呈勾云式。
4、元代龙发细长向后飘浮,有的发梢向前冲。
5、龙躯体呈细长颈,鼓腹,秃尾,龙颈用粗阴线斜刀断开,使龙头更加突出,这是元代动物玉雕的特征。
6、龙纹有素身和鳞纹两种,爪子呈风车状,3-4爪;辅助纹饰有朵云纹、海水、山石等。
元代玉龙纹角的式样
元代玉龙佩
元代玉龙佩
元代玉龙佩
元代玉龙纹带扣
元代云纹
十一.明代
明代有着近年的历史,其间国力强盛,一派盛世景象。明代玉器生产比前期更为广泛发达,出现了工艺美、装饰美及商品美的新特点。但由于受时代风格影响,此期玉器上的龙纹已开始趋于图案感,且大有颓软之势,与宋元之龙相比缺少力度和气势。
明代透雕云龙纹白玉牌现藏于江西博物馆
图1明代龙纹玉带板
明代龙纹玉器数量大且特征鲜明,大多出现于玉带饰之上(如图1),还见于玉簪、玉磬、玉玺、玉带钩(图3)、玉佩饰及玉器皿(图2)上。玉带板多采用“花下压花”技法,即分层镂雕工艺雕琢,先剔地留出主体纹案,再对上下两层进行线刻、打洼、镂空,其下层图案多为繁密的锦地纹、蔓草纹或卷云纹,底纹与上层主题呈两重分布,层次分明,具有较好的透视感。
图2明代龙耳玉杯
玉带板上的龙纹特点是,龙首部长而宽,与狭长而没有宽窄过渡的条带状身形相衬,比例明显失调(如图1);两只眼睛呈饼形,呆滞而无生气;毛发较元代为短,首部的毛发向前冲;鼻部多用如意云头纹装饰,形似猪鼻;龙鳞常以细密的斜格纹表现,尾部多用云纹、火焰纹装饰;腿部呈棍状,大、小腿关节处多以深刀雕刻的卷云纹装饰;小腿很细,表面有排列整齐的阴刻线;龙爪有三、四、五趾形,以四爪居多,其中四、五爪的作风车状,团爪如握着球一样。
图3明代龙纹玉带钩
玉带钩上的龙纹特点是,龙头刻划的刀口深,脸雕得又长又宽,大多是侧面脸,但两只眼睛都露出来了;眼睛为圆眼,是用管钻打出深槽,以中间的小圆乳钉为眼睛,突出很高,俗称“虾米眼”。
明嘉靖玉透雕龙纹带板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代龙纹多出现在玉带板和带钩上,风格较元代威严,此时突出龙的祥瑞特征,如朵云纹多为如意头状,有时连鼻子、尾巴也雕成如意头状。但明代玉作做工比较粗糙。
明代玉龙纹的艺术特点是:
1、龙头刻划的刀口深,脸雕得又长又宽,多为侧面脸,露出两只眼睛;眼睛为圆眼,是用小圆管钻钻成,突出很高,俗称“虾米眼”,也有斜线、竖线、平线形眼睛。
2、发型多为短发,从根部往上前方冲。
3、明中期起龙纹的小腿很细,中间刻有密集短阴线,小腿好似木棒;大小腿间关节处有刀口很深的卷云纹,关节后出现山羊胡子样的腿毛;爪子为风车状,有3-5爪之分。
4、龙身用斜格纹表示鳞纹,身体瘦长,尾部有装饰物,云纹或火焰纹。
明代玉龙佩
明代玉龙佩
明代云纹
十二.清代
清代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乾隆时期更是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并继承和发扬了数千年来传统琢玉技术和风尚,集历代之大成,堪称玉文化发展的顶峰。
乾隆时期起,玉料充沛,皇庭又有造办处,玉器相对多。此时的龙纹,已经有了极其多样的形象,刀法细腻,工艺极佳,但纹饰繁复,雕动态而无动态,难有神采。
这方玉印的印文为满、汉双语“皇帝之宝”,印钮为盘龙状,代表皇权,皇帝颁发的诏书皆钤此印。清朝皇帝的印章称为“御宝”,当初放置在故宫的交泰殿,由专门的机构尚宝司来管理。
上图为清慈禧玉玺。
图4清代龙纹玉磬
清代玉器上的龙纹,早期者甚少,自中期以后比比皆是,以浮雕、镂雕、线刻等工艺出现在玉玺(图5)、玉磬(图4)、玉带饰、玉佩饰(图6)、玉制器皿的耳部、柄部或器面,有单条,亦有多条,有的甚至九龙为饰,亦有的龙、螭同饰。总而言之,清代龙纹雕琢繁琐,富贵华丽,龙的整体形态显得拙重苍老,形容为“苍龙”是很恰当的。
图5清代龙钮玉玺
综观此期玉器上的龙纹,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和变化:
1.龙首部多作正面出现,头形大而方,额部宽阔饱满;眼部若明代的“虾米眼”,做法同明代飞禽走兽,中博吻部前伸,一样,但在乳钉四周又身似蛇而短博华头更加突打磨,比明代细致;鼻部呈蒜头状,两侧有长须;头部发毛丛生,须发不分,蓬乱繁杂;皆龙口大张,上下颚各有一对獠牙外露;眉毛和腮部开始用锯齿形纹表现。
2.双角距离较宽,呈松树枝干般苍劲;此期常见玉龙爪部皆作四趾或五趾鹰爪状;尾部以及腿部关节之处多以火焰纹装饰。
3.龙身细弱,颓软萎靡,龙鳞多用扇形纹、斜格纹表现。
4.此期玉龙相列同一纹图的还有海水、山峰、云纹等物。
图6清代府上有龙玉佩
清乾隆青玉龙戏珠纹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代玉雕技术较明代有较大发展,龙的神态显得拙重苍老,雕饰繁密,凹凸变化大。特别是乾隆、嘉庆玉制品技术精湛。
清代龙纹的艺术特征是:
1、龙的额头宽阔饱满,龙角距离宽,龙头比明代短,发型不规律,好似怒发冲冠。
2、眼睛是凸雕圆眼,作法同明代相同,但在管钻圆眼四周有打磨,比明代细致;眉毛出现锯齿眉,腮部也用锯齿纹表示。
3、龙身鳞纹写实,尾部装饰种类繁多,有枫叶形、火焰形、锯齿形;腿毛除了山羊胡子状,又出现了锯齿纹;清代龙爪3-5,雕刻力度不如前代有力。
清代龙纹玉璜
民间流传龙纹、螭纹口诀:
历代螭纹歌:
战国螭有枝角纹,尾巴与身不大分,
汉螭面短腮外凸,单阴脊线游丝纹。
宋螭尾叉向内卷,元螭发向两边分。
明螭首为方斗形,清螭独角发后伸。
螭纹特征仅一斑,持玉赏鉴须细心。
战国螭有枝角纹,尾巴与身不大分。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S”形龙,并且战国是中国玉器史上玉龙最多的一个时期,其制作之精,纹饰之繁,堪称一流。
汉螭面短腮外凸,单阴脊线游丝纹。
宋螭尾叉向内卷,元螭发向两边分。
明螭首为方斗形,清螭独角发后伸。
历代龙纹歌:
商龙有角阴刻线,臣眼有足尾勾卷。
周龙无足身细长,脊齿长眼多弧线。
战国龙体多弯曲,角耳区分不明显。
汉龙马首杏核眼,眼梢加长游丝线。
唐龙尾秃身体粗,腿关节处山羊胡。
宋龙唇翘后腿长,两根细角卷上方。
元龙双眼位一侧,发向后飘颈断折。
明龙脖细虾米眼,鬃发上扬或前翻。
清龙乱发锯齿眉,头部偏短角距宽。
龙纹演变几千年,鉴别且勿看一点。
商龙有角阴刻线,臣眼有足尾勾卷。
商代,玉器上的龙纹就出现了蘑菇形角和兕形角,纹饰刻划上,短直线多,弧形线少,“臣”字眼是商代玉龙的一个重要特征。
周龙无足身细长,脊齿长眼多弧线。
西周龙形玉雕继承商代龙纹特点并且有了新的发展,它形制更为细腻规整。在细节上,出现了龙纹的眼角带钩、眼梢出须的现象。周代龙纹弧形线多于段直线。
战国龙体多弯曲,角耳区分不明显。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龙都张牙舞爪,非常凶猛,大概因为战国多战乱,社会上普遍流行的勇武狠斗的精神。春秋战国就出现了“螭龙”,螭龙的身形如同蛇,这就奠定了以后各朝的螭龙的基本形态。
汉龙马首杏核眼,眼梢加长游丝线。
唐龙尾秃身体粗,腿关节处山羊胡。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此时的龙纹装饰,又有了新的艺术形象。唐龙为以后的各个朝代的龙纹奠定了基本型态,其造型粗壮,呈升腾向上的状态,象征着唐朝国泰民安,国力昌盛的状态。唐代的动物体态丰满,鸟类展翅欲飞,表现出腾飞高原的气势。具体到唐龙的特点,龙嘴开阔,其嘴角超过眼梢。上唇翻卷,龙牙形如梳状。唐龙动态为多,大多呈升腾状,少数也有静态卧伏呈休息状。龙身有蛇腹装饰,用阴刻斜方格纹表示龙鳞纹。龙尾往往与后退缠绕在一起,前腿靠近躯干的部位有一道带状的飘拂的飞翼。龙的毛发长而飘逸,表现了一种强大勇猛的状态。唐龙少有辅助文饰,但常见有花蕊云纹。
宋龙唇翘后腿长,两根细角卷上方。
宋代的龙常带有唐代遗风,“宋龙”的身躯比“唐龙”稍细,龙的背脊和腹部都有阴刻线表示,嘴巴呈张开状,嘴角与眼梢齐平,龙嘴没有了梳子状的牙齿,但上唇往往用厚唇表示。宋代出现了素身龙,在龙身上下出现两条阴刻线表示龙腹与龙鳍。也有用斜方格纹代替表示龙鳞的。宋代的辅助文饰较多“品”字型云纹和串枝云纹,常被称为“花间行龙”
元龙双眼位一侧,发向后飘颈断折。
“元龙”的特征是小头、细颈、蛇尾,毛发稀少并呈迎风飘拂状,龙尾如火焰纹,相对与“唐龙”的爪的肥壮,“元龙”爪却细而锐利。在刀法上,元代出现了深刀、重刀。综观“元龙”的特征显示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后,对于以龙为象征的中原文化既不能消解它,又不愿意张扬它的心态。所以,元代的统治者就把“龙”的凶猛壮硕的特点予以削弱和虚化。
明龙脖细虾米眼,鬃发上扬或前翻。
明龙,毛发多数往前冲,好象后面有风在猛吹一样,“明龙”的身体较元龙为粗壮,明龙出现了五爪,俗话说的“五爪金龙”就是从明代才开始出现的,并且爪呈风车状、球状。明早期龙的眼形是“上下点”,还有一种叫“斜点”;明中期的龙身较瘦,毛发呈三角形往上冲,眼睛呈“平点”,明中期出现了双层透雕;明晚期的龙“身细如绳”,龙首的特征是变得象个猴子,眼凹进去,有猪一样的鼻子,鼻孔朝天,牙齿呈“锯齿纹”状。明末嘉靖年间开始有了正面龙。
清龙乱发锯齿眉,头部偏短角距宽。
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是封建社会"回光返照"的时期,龙纹以新的形象出现。龙的毛发呈披头散发状,出现寿星眉,两鳃出现锯齿状的龙须,鼻子两侧出现两条象鲤鱼一样阳纹长须,龙的身体却显得四肢无力,老态龙钟。
一件元代云龙连珠纹玉提携赏析
很多鉴宝节目中,
专家们一看到龙纹样式,很快就能判断:
这是金代的,
这是明末的,
这是清初的,
他们是怎么判断的呢?其实是有规律的。
这是一条典型的元朝龙,
只要你能记住这条龙的一些特征,
往后再看到类似的龙形图案,
你也能脱口而出,这条龙是元朝的!
看一件元代青花云龙赶珠纹大罐龙纹特征。
元青花云龙赶珠纹大罐
特点一:细颈、蟒身
你看这条龙脖子特别细,
不信你拿它和其他朝代的龙比比,
细脖子大脑壳,身体特别粗壮,
像大蟒般有力地舞动着,显得比较凶猛。
元代以后龙的身子逐渐拉长,不大像兽。
特点二:连珠纹
玉的周圈有一圈鼓起来的像珠子一样的纹饰,
专业术语叫连珠纹,
就是一个珠子连着一个珠子。
连珠纹就是流行于元朝,
上下有一点年代差,
比如金代也可能有,明初也可能有,
但差不了多少。
特点三:三爪龙
这东西的元代特征还表现在爪子上。
中国古代的龙形图案通常有
三爪龙、四爪龙和五爪龙。
有传说认为,五爪龙是宫廷用的,
其实不是。
至于是三爪、四爪还是五爪,
完全是根据需要决定。
比如雍正的官窑中就有三爪龙。
但元代的龙以三爪和四爪为多。
提携
这块玉颜色泛青,玉质并不是很好,
其实元朝的玉玉质都不大好。
这玉并不是放在家里珍藏、把玩用的,
而是一件随身物品,有实际用途,
所以对玉质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
你看它的侧面有缝,
这个缝正好可以穿进去一些什么,比如腰带。
其实,这东西叫提携,
就是现代人说的“请领导提携”的那个“提携”,
古人把它别在裤腰带上,
下面的钩子可以挂一些零七碎八的东西,
比如佩刀啊、火镰啊,
走起路来叮叮当当的,挺有气势。
古人在这样的随身物上刻着传统图腾龙,
其实是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他们希望在遭遇困境的时候,
腰间的神龙可以大显神通,给予护佑。
图腾能给人力量,
这就是古人的精神寄托和精神追求。
古玩收藏纹饰口诀:
1、历代螭纹歌:
战国螭有枝角纹,尾巴与身不大分,
汉螭面短腮外凸,单阴脊线游丝纹。
宋螭尾叉向内卷,元螭发向两边分。
明螭首为方斗形,清螭独角发后伸。
螭纹特征仅一斑,持玉赏鉴须细心。
2、历代凤鸟纹歌:
西周凤鸟弧线多,阴线均有一面坡。
汉凤嘴尖头高昂,颈曲腹挺尾垂长。
唐凤冠似鸡冠花,眼长尾长欲飞翔。
宋元双翅平飞状,颈弯冠似花朵样。
明清顶为如意冠,形似孔雀眼细长。
凤鸟纹饰多变化,别样特征也记下。
3、历代龙纹歌:
商龙有角阴刻线,臣眼有足尾勾卷。
周龙无足身细长,脊齿长眼多弧线。
战国龙体多弯曲,角耳区分不明显。
汉龙马首杏核眼,眼梢加长游丝线。
唐龙尾秃身体粗,腿关节处山羊胡。
宋龙唇翘后腿长,两根细角卷上方。
元龙双眼位一侧,发向后飘颈断折。
明龙脖细虾米眼,鬃发上扬或前翻。
清龙乱发锯齿眉,头部偏短角距宽。
龙纹演变几千年,鉴别且勿看一点。
4、历代玉人歌:
商人面凹颧骨高,臣字眼形额窄小。
西周眼梢过眼眶,身多弧纹直线少。
东周纹饰小蛇形,细阴刻线示发型。
宋代童子脑壳大,两耳贴腮鼻似葱。
元人猴脸眼有珠,颈部断刀托起头。
明代玉人鼻如蒜,嘴巴刻成短弧线。
清人五官一把抓,上下唇凸高颧骨。
玉雕人物纹饰多,其他也应细琢磨。
北京故宫九龙壁
有九条金色的巨龙组成。九条巨龙栩栩如生在海面飞腾。
浑天仪的龙纹,明朝,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地震仪上的龙纹。
张衡发明地震仪,全称叫“候风地动仪”,制成于东汉阳嘉元年(年),是用精铜铸造的。原物已经失传,目前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张衡地震仪模型,是根据王振铎的设计复原的。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猪龙现藏于中艺评委珍宝馆
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名称:龙形玦
年代:商武丁时期
尺寸:直径5.9厘米、孔径2.3厘米、厚0.4厘米
说明:此器圆环形,中部为大圆孔,一侧有窄缺口,顶部有小圆孔用于穿缀。龙首尾相望,顶有角,张口露齿,臣字形眼,尾尖向外翻卷。身阴刻双线重环纹及云纹等图案,背部雕成齿脊状。妇好墓出土玉玦数件,基本属于蜷体玉龙的形式,承袭了新石器红山文化等早期玉龙的造型传统,但器身不如早期丰满,扁片状,纹饰多为线条勾勒的重环纹、雷纹和云纹等,龙角都贴伏在头部,一般不刻龙足,代表商代晚期玉龙的基本特征。
商代晚期玉龙上博馆藏
商代玉龙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商代龙纹玉饰
西周龙形玉环现藏于中艺评委珍宝馆
春秋早期龙纹玉玦(上海博物馆馆藏)
玦,“佩如环而有缺”,为最早出现的玉器之一,往往作为耳饰成对使用。
早期玉玦一般素面无纹,商周以后开始出现纹样装饰。春秋战国时期,龙纹玉玦较为流行。本件作品采用阴刻的手法,在玉玦缺口两端对称琢制双龙首,且共用一身,形成“双龙一身”的形象,线条古朴圆润,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名称:龙纹玉牌饰
年代:春秋
尺寸:长4.1厘米宽3.1厘米厚0.15厘米
说明:青玉,薄片体。大至呈长方形,一面双勾阴线雕刻龙首纹,上、下两端刻齿脊,左、右两侧各钻有上、下对称的小透孔,用以缀饰。一面纹饰,一面光素。
此器为传世品,年由文物局拨交我馆。此器与年河南省淅川下寺墓中出土的玉牌相类。玉饰片很薄,一面还刻有纹饰,工艺精湛,这对开料等工艺有很高的要求,反映出春秋时期制玉工艺的高水平。此器与河南省桐柏县月河墓出土的春秋玉牌饰的纹饰基本相同,尺寸大小也基本相同。
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名称:龙纹璜
年代:春秋
尺寸:长7.3厘米、宽2.3厘米、厚0.3厘米
说明:此器单面雕阴线刻双龙合体纹。双龙首分别位于器端,左上而右下,呈斜向对称、回首相向状。龙长吻、向后翘卷,大口长舌,舌下垂至器缘。方形眼,长眉。龙角有所不同,各钻一圆孔。龙身盘卷成S形,中部向左右各有一个凸起。
名称:齿边形龙纹饰
年代:春秋
尺寸:长9.4、宽2.8厘米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说明:此器双面雕,纹饰相同,用隐起方法雕琢四条变形虬龙,身体蜷曲,互相缠绕。沿龙身走向阴刻双道平行线,内填短斜线。玉饰的上、下两条长边均琢出齿脊,沿器身纵向穿一透孔,可以穿线佩带。齿边形器是春秋时期特有的一种装饰品,其齿脊特征不但在齿边形器上有所表现,在玉璜、玉璧等上都有应用,尤其在璜上表现最为普遍。
年河南省陕县上村岭出土
名称:玉龙纹玦
年代:春秋
尺寸:直径3.6厘米孔径1.1厘米厚0.3厘米
说明:青玉,体扁平。圆形,中间有圆孔,器有一缺口,缺口两侧各雕琢一龙首,纹饰为双首共身龙。龙首眼部为圆圈形,吻上卷,嘴微张,角后伏。龙身饰龙首纹等。
其中一件玉玦,背面有其它纹饰,似是从一块旧玉改制而成。可能原是其它形状的玉器,坏了,不忍丢弃,而改作它用。这说明春秋时期对玉十分珍视,损坏了的玉器不轻意丢弃。改制玉器在春秋时期极为普遍。
西汉环形玉龙佩
安徽省天长市三角圩1号汉墓出土,安徽省天长博物馆藏。
夔龙纹青玉璜
年代:西汉
尺寸:长6.49CM,宽1.83CM
年安徽滁州天长市三角圩汉墓出土。现藏于天长市博物馆。
春秋晚期玉牌饰
河南博物院藏。长7.1厘米、宽7.5厘米、厚0.2厘米,牌饰上雕琢龙、虎、造型生动,须发、鳞片细致入微。工艺精度堪称中华古代玉雕之冠,让现代的玉雕大师们望尘莫及。
玉镂雕活环套练龙凤纹饰,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
战国玉饰,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年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
名称:双龙形佩
年代:战国
尺寸:长7.7、宽3.3、厚0.4厘米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说明:此器双面透雕,扁平璜形,由联体双龙和兽首纹组成。两端为龙首,回首相望,拱身联体。吻部与角分别向前后伸展,口部形成圆形镂空。兽首位于龙身拱起的空裆处,仰置,口抵龙腰,双角和頾须与龙身相连。此器作用相当于珩。
名称:双龙首珩
年代:战国
尺寸:长9.4、宽2.5厘米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说明:此器璜形,双面透雕。两端为龙头,口镂空,似卷云状,上颌有獠牙,下颚露成排牙齿,唇上各有一孔。龙身满布乳丁纹,排列规整,每三个乳丁由一条阴刻线相连,象征成片的鳞甲。璜下部镂雕花蕾纹,枝蔓向两边伸展至龙头下。珩顶正中有一孔。珩为组佩上部横向的玉,是组佩的骨架,珩底部的钻孔与镂空处应为悬挂功能而设。拱式造型可承受较大的重力,二或三孔利于保持组佩的均衡与对称,各部件密切相联构成完整的佩饰组合。
年河南辉县赵固村出土
名称:夔龙形佩
年代:战国
尺寸:高3.5、长10.9、厚0.6厘米
说明:龙作回首屈身状,双面雕刻,遍体以隐起手法雕饰勾云纹,立体感极强。龙身中部偏上钻一个透孔,颈部钻两透孔,可以穿缀,应为组佩的饰件之一。龙身以单卷或双卷云纹装饰,吻、颚、耳等器官及鳞甲等也依卷云形进行刻画,形式简约,颇具动感。
蟠螭纹饰西汉上海博物馆馆藏
战国中期玉龙荆州博物馆藏
年河南省信阳县长台关一号墓出土
名称:玉镂雕龙纹佩
年代:战国
尺寸:长10.4厘米宽5.5厘米厚0.6厘米
说明:玉为碧绿色,体扁平。龙的躯体作卷曲状,龙首与尾向上勾卷,身躯向上弯拱。独角,扁圆眼,嘴微张,龙身中部较宽,近尾处分为二叉,一尾向龙背部弯曲,另一尾向下,在龙下腹部弯曲。龙首下颚、龙足、龙尾与龙身相连处,都雕刻成镂空状。通体雕刻单阴线卧蚕纹,龙身中腰处钻一孔,可供系佩。
龙形佩在春秋晚期开始大量出现,到战国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造型也极为丰富,且形态不一。战国早期龙形佩多为回首曲身状,躯体呈“S”形,尾有细小阴刻线,圆头,圆眼,圆嘴。到战国中期以后,躯体大多呈双“S”形,眼为长梢眼,张口,上下齿似咬紧,下颔象斧形,躯体弯转曲折也非常自然,身多饰涡纹、谷纹或卧蚕纹。
河南博物院:四神云气图。
西汉早期文物。壁画的主要内容为龙、白虎、朱雀、怪兽、灵芝及云气纹等组成的图案,历史艺术价值极高。不但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更是一部承载西汉初年中国神仙思想的壮丽史诗。
西汉
直径7.4、孔径3.8、厚0.3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青玉,*白色,受沁严重,局部有剥蚀。双面雕,由透雕的三龙体首尾衔接,组成一圆环。龙头造型各异,其中之一张口露出獠牙,颏下有须;另两龙只琢出眼睛。龙体皆饰绞索纹,鳍及爪雕成卷云纹。表面有朱砂。
透雕三龙纹璧
直径:9.6厘米
此璧由青玉透雕而成。外圈饰涡纹;内圈三龙,龙首伸出衔住外圈,成为内外两圈的连接点。
整理自《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珍品图录》
透雕双龙白玉璧出土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院,采用上等和田白玉制成,玉质晶莹洁白,上端透雕夔龙,玉璧表面刻有象征“五谷丰登”的谷纹,是汉代玉器的代表性作品,弥足珍贵。
镶玉鎏金铜仗顶西汉
通高5.6、帽径5.3厘米
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鎏金镶玉,呈蘑菇形。圆帽顶中镶玉,下有方形銎。圆帽周壁鎏金,浮雕四座对称山峦,其间布列猴、狐等四兽。圆形镶玉晶莹洁白,中心钻一孔。玉上高浮雕两蟠龙。
玉具铁剑西汉
现藏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剑身铁质,细长。剑格为白玉浮雕,两面分饰游龙和卷云纹。剑首、璏、珌均为白玉浮雕,雕琢细腻生动。剑首圆形,中央突起,阴刻卷云纹,周壁为二神兽。璏长方形,表面浮雕一只雄健而修长的神兽。珌为不规则长梯形,上浮雕五只嬉戏于云海间的神兽。剑首、珌上均有小孔。
玉印西汉
高1.5、径0.9厘米
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白玉。圆形,印座为半球形,其上透雕一条蟠螭作纽。座缘下阴刻卷云纹,印文篆体,阴刻“私信”二字。雕琢细腻,造型生动精美。
西汉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现藏于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蟠螭纹韘(she)形佩西汉上海博物馆馆藏
西汉龙形佩现藏于安徽天长博物馆藏
东汉玉璧,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魏晋青玉螭纹佩
南朝龙纹鲜卑头(即带扣),南朝宋文帝御用之物。(上海博物馆)
北齐徐显秀墓墓门龙纹
宋代青玉云龙纹饰(天津博物馆)
唐代龙形玉佩现藏于武汉博物馆
唐代玉龙璧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唐代青玉龙纹铊尾(天津博物馆)
唐代白玉龙纹带板(天津博物馆)
宋青玉龙首杖首(天津博物馆)
宋白玉谷纹龙形珮(天津博物馆)
宋白玉龙凤形珮(天津博物馆)
宋白玉双螭宜子孙璧(天津博物馆)
宋白玉龙纹韘形珮(天津博物馆)
宋白玉龙凤形珮(天津博物馆)
宋青玉双螭纹璧(天津博物馆)
宋白玉螭纹环(天津博物馆)
宋白玉双螭谷纹璧(天津博物馆)
宋、辽玉龙纹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陕西历史博物馆
宋代云龙佩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辽·龙纹白玉盏(辽宁省博物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金代铜坐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金代铜坐龙的身上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龙文化的精华,无论从考古还是从艺术的角度,这尊铜坐龙都有很大的文化研究价值。通过对铜坐龙造型和饰纹的研究探讨,可以使我们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元代青玉翼龙纹双耳壶,高15.5厘米,为天津博物馆馆藏文物
外形特征
元代器皿型玉器虽较多,但玉壶却极为罕见。这件元代翼龙纹双耳玉壶,高15.5厘米,宽12.4厘米,口径5.9厘米,底径5.3厘米,由青玉雕琢而成,属元代宫廷用玉器珍品。
玉壶呈椭圆体,器表面有褐色斑缕。直口、壶颈的两侧有云纹半环耳,口颈部浅浮雕连瓣和草叶纹,腹部浮雕翼龙、海水。
翼龙首上有鹿形角,飘长鬣,张大口,上唇长尖而下卷,身有鳞纹和鸟形翼,舞三爪足,鱼形分枝尾,尾后有火珠,龙身下有海水波涛翻卷。
工艺特点
玉匠采用浮雕兼阴线刻技法,把翼龙卷曲飞舞的姿态、海浪翻卷的气势,琢刻得惟妙惟肖。壶身的下部雕饰莲花瓣纹,壶底部琢成椭圆圈足。此玉壶通体琢制六层纹饰,雕缋满眼,纹饰总体布局叠罗渐递,层次分明,和元青花瓷器纹饰的结构排列相似,这是元代造型艺术形式的一大特点。
此器造型端正,纹饰茂美,刀法劲放,典雅高贵,迄今尚未见到能与此相比肩作品,实属元代宫廷享用玉器中的珍品。
龙首螭纹带钩元上海博物馆馆藏
元白玉龙钮押白玉龙钮押,
元,
长5.8cm,宽5cm,高4cm。
玉押方形,略厚,底面有凸起的阳文图记,上部为龙形纽,龙身短而似兽身,头上有角,披发,四肢粗壮,肘部饰上扬的火焰纹,三岐尾,中一岐长,上冲与头顶发相接。押是一种符号,签画于文书,表示个人的许诺,后为使用简便而刻之。元代陶宗仪《缀耕录》记:“今蒙古色目人之为官者,多不能执笔画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宰辅及近侍官至一品者,得旨则用玉图书押字,非特赐不敢用。”据此可知元代用玉押者较用象牙、木刻类押者身份等级要高。
玉双螭纹臂搁玉双螭纹臂搁,
元,
长10cm,宽3.4cm,厚1cm。
臂搁玉色青白,有赭色斑,片状,长方形,两端呈“S”状,两侧下卷,正面凸雕双螭衔灵芝图案,背面饰云纹。此件作品为已知的早期玉臂搁。宋以后,玉器中大量使用螭纹装饰,但螭的形象已无汉代螭纹的特点,更似爬虫。双螭灵芝图案在元代玉器上较为多见,据此作品的样式、螭纹及灵芝的特点可确定为元代所制造。
乳丁纹龙耳簋明上海博物馆馆藏
明·万历哥釉五彩云龙纹梅瓶
桂林靖江王陵博物馆收藏
明玉人物龙纹磬玉人物龙纹磬,
明中期,
长20.4cm,宽20.1cm,厚0.9cm。清宫旧藏。
玉磬青白色,罄上方有一透雕双夔龙纹横梁,横梁两侧悬挂铜镀金链,其下挂磬。磬正面为云纹地,雕双龙戏火珠纹,两龙一仰一俯,分别占据玉罄左右各半。罄背面凸雕福、寿、禄三星像,又有松树、鹿、鹤、灵芝并二侍者,取“三星高照”之意。磬是古代乐器,一般为多件成组,按音阶排列使用。这件玉磬为单件,是由乐器演化的用于室内装饰的陈设品。双龙戏珠纹是明代宫廷器物上常用的重要图案。
玉九螭璧,
明,
直径20.4cm,孔径5.8cm,厚2cm。清宫旧藏。
玉璧为暗青色,有*斑,圆形,一面饰谷纹,一面浮雕9条螭纹。璧中央孔中1条螭纹为龙首、兽身,一前爪握火珠。璧正面凸雕5条螭纹,皆小头独角,团团围住中孔之螭。璧边缘处有3条螭,后肢与尾在璧的背面。古人认为螭是龙的一种。宋、元以后,多以螭龙纹装饰玉璧。此作品以玉璧表示天际的广阔,以九螭表示皇族的兴旺,应是明代宫廷用品。
玉螭纹笔玉螭纹笔,
明,
通长23.7cm,管径1.6cm,帽径2cm。清宫旧藏。
笔管青玉制,直管,无斗,顶部封堵玉片。笔管端部饰阴线回纹,中部饰凸雕的蟠螭。笔帽亦为青玉制,直管式,较笔管略粗,可套接于笔管上,笔帽两端饰阴线回纹,中部亦雕一螭。一般毛笔应由笔管、笔毫、笔帽三部分组成。一些笔因毫较多,需另配笔斗以固定笔毫,谓之斗笔。此笔因年代久远,笔毫已失。
玉仿古龙铜纹环柄扁杯,
明,
高12cm,口径3.2-10cm,足径4.5-7.1cm。清宫旧藏。
杯青玉质,扁圆形口,上部略宽。杯体上部饰细密的方格纹,两侧中间凸起条形戟,其下饰凤尾夔一周共6只,首尾相接。杯腹饰6组蕉叶纹,叶脉细密,蕉叶间有阴线小兽面。杯的一侧透雕凸起的夔龙3只,大头细身,上下排列,另一侧有环形柄,杯柄上端为云形鋬,柄下又饰一夔龙。杯有椭圆形足。此玉杯所饰夔纹及兽面纹与商、周、秦、汉器物中出现的花纹不同,环形柄及蕉叶纹也有较大的变化,图案风格接近宋、元时的作品,为明代仿古陈设品。
玉兽钮夔龙纹樽玉兽钮夔龙纹樽,
明,
通高11.2cm,口径6.2cm。清宫旧藏。
樽玉料青白,略显*色。圆柱状,一侧为环形杯柄,柄上部有扳。樽深腹,平底,其下3足。樽身外壁饰夔龙纹及谷纹,下部近3足处分别饰兽面纹。盖隆顶,盖面上等距立雕3个兽形钮,似羊,盖面中部饰涡纹。樽为古代酒器,在汉代较流行,常见有铜、漆、玉质作品。此件作品与汉代玉樽相似,花纹略有变化,工艺不如汉代作品精致。清宫旧藏中存有明代仿古玉樽多件,北京地区考古发掘中也发现有陆子冈款的代表作品。陆子冈是明代治玉大家,可见此类作品在明代玉器中的地位。
明嘉靖玉透雕龙纹带板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广东省博物馆明代螭纹玉牌
湖北省博物馆明代龙纹玉佩
明代透雕云龙纹白玉牌现藏于江西博物馆
清乾隆青玉龙戏珠纹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三螭纹觚清乾隆上海博物馆馆藏
玉质十二生肖,清。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螭纹玉带扣
清代
通长12.5、宽4.5、高2.3厘米
现藏于武汉博物馆
玉质白色,温润无瑕。长方亚字形,底部微弧。两块正面各镂雕以蟠螭,一块一端挖有方形孔为环,另一块一端雕螭首为钩形,钩环相套。背面各有一圆形纽。
螭纹玉带扣
清代
通长12、宽4厘米
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和田青玉质。方板状,一板有钩,一板有环,钩扣背面有柱。钩头雕为龙首状。每块板面上高浮雕一条螭龙,龙颌微翅,扭动身躯,尾部卷曲,呈游走状。
螭纹龙首翡翠带扣
清代
通长9.5、宽3、厚1.8厘米
现藏于常熟博物馆
浅绿色翡翠质、半透明。带扣由钩和扣环两部分组成,钩作龙首形,扣环一端有椭圆形孔洞,钩环相扣后呈长方形。钩和环体上各琢一螭龙,底部均有一光素无纹的圆形纽。
龙凤纹韘形玉佩
清代
长7.9、最宽6.1、最厚0.6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洁白温润,料质极佳。器形仿汉代韘形玉佩,镂雕龙凤云螭。佩中圆心上部凸雕篆书“宜子孙”三字。正反面纹饰不同,但均浮雕各种螭龙纹和凤鸟纹,龙身卷曲,张口。凤鸟张翅,身饰细密的小网格纹和细阴线的尾纹。器身高浮雕或阴刻各类云纹,龙凤穿梭其间,极富动感与韵律。清代康熙、乾隆时期仿制了许多此类佩饰,用料均好,可见对其喜爱之甚。
龙纹韘形玉佩
清代
长7.5、宽4.3、高1.7厘米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玉质白色。主体作心形,上端镂雕出廓夔龙,顾首,龙口为孔可系佩,叉尾从中部圆形孔中穿出。此器为仿汉玉器造型。
螭纹韘形玉佩
清代
长6.83、宽5.9、厚0.57厘米
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玉质白色。扁平体,近长方形。器仿汉代韘形玉佩形制,主体为鸡心形状,上端出尖,下端浑圆,中间有一大圆孔,器面减地刻螭纹,三面透雕螭虎及夔龙纹,琢刻精美。
龙凤纹韘形玉佩
清代
长7.2、宽4.9、厚0.8厘米
现藏于河北省民俗博物馆
玉质青白色,莹润微泛*。器体扁平,主体为椭圆形,中心有一圆孔,上端尖,下端略圆,周围稍凸起,一面略下凹。两面纹饰相同,以阴线刻饰卷云纹。两侧附饰透雕而成,并以阴线装饰,一侧为凤鸟纹,凤鸟挺胸,高冠上卷,华尾下垂。另一侧为变形龙纹,呈爬行状。一龙一凤,寓“龙凤呈祥”之意。
龙形玉觽
清代
长13.9、宽2.9、厚0.46厘米
现藏于旅顺博物馆
玉质青色,局部有白色沁斑。扁平体,扇形。首部琢*首状,龙张口,吻部上卷,双阴线刻出椭圆形眼。龙体边缘阴刻轮廓线,其内阴刻两两相对或相背整齐勾云纹。尖尾上部饰有目纹、菱形纹及卷云纹。两面纹饰相同。此器为清代仿古玉。
御制紫檀木雕八宝云蝠纹“水波云龙”宝座_乾隆
粉彩镂空团螭龙纹“时时报喜”转心瓶(清·乾隆)
故宫龙纹石雕
天坛云龙纹
十三陵——龙纹浮雕
跃马安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