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新疆旅游攻略15新疆民风民俗新疆本地
TUhjnbcbe - 2021/2/6 4:06: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在哪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旅游攻略(14)*民风民俗—*本地方言

*方言包括兰银官话、中原官话和北京官话。*方言及*话等概念仅指*的汉语方言,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维吾尔语及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意思,这是全国很多人都容易陷入的误区,如果要指代少数民族语言则用该少数民族语言的本名,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

一、*方言的分区

*方言包括兰银官话、中原官话和北京官话。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签订协议,合作编制《中国语言地图集》,随后该课题列入国家“六·五”社科重点规划项目。立项后,由*大学杨晓敏、林端牵头,刘俐李作秘书长,组成了以*大学、*师范大学教师和研究生为主要成员的“*汉语方言研究小组”。年开始,在*开展了大规模的汉语方言调查。基本上查清了全疆83个县市的音系状况(当时共有87个县市)。刘俐李、周磊根据古入声字和古平声浊母字今调类的不同,将80多个点分为三大片,然后将这三片方言置于全国汉语方言系统中,辨认他们的所属和位次,经查证后辨认其为“兰银官话北疆片(塔密片)、中原官话南疆片和北京官话”。这一成果被收入香港朗文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被定名为《中国语言地图集·官话之五(*维吾尔自治区)》,在中国15幅汉语方言地图中独占一幅。这是*汉语方言已被国家权威学术机构确认的标志。从此,*汉语方言研究由点到面,出版了“乌鲁木齐回民语言志”、“吉木萨尔方言志”、“焉耆方言研究”、“哈密方言研究”等一批著作和论文。

1.兰银官话北疆片主要分布于北疆。有乌鲁木齐市、昌吉市、阜康市、阿勒泰市、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塔城市等,共20个县市。

2.中原官话南疆片分布于南疆及伊犁地区。有库尔勒市、焉耆回族自治县、阿克苏市、阿克陶县、喀什市、和田市、伊宁市、吐鲁番市等,共45个县市:

3.北京官话分布在新兴城市或以前没有汉族人居住的县市。有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博乐市、布尔津县、托里县以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温泉县及南疆的博湖县、阿图什市等,共18个县市。

这三片方言中,兰银官话北疆片形成时间最长,使用人口最多,狭义的*方言仅指兰银官话。

二、*方言形成原因

清朝统一*后,*先后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移民。内地移民与*汉语方言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清*府对*的第一次移民从清初康熙十五年()开始,到乾隆二十四年()达到高潮。移民以屯田为主,也有少数从事商业的,而且多集中在东疆和北疆。经过多年经营,东疆和北疆经济大发展了,人数也增加了。这一时期的移民以甘肃为主,还有陕西。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是在*战乱平定以后开始的。这一次到北疆和东疆的仍以陕甘居民为主,甘肃最多。这两次大规模移民都是东疆和北疆兰银官话形成的基础。*建省前,被白彦虎裹胁到焉耆、库车、轮台、阿克苏、温宿、乌什等地的陕西回族被清*救出并在南疆定居下来,这是南疆首次大批定居的汉语人群。到了光绪末宣统初年,南疆各县及伊犁地区的回族人都比汉族人多。陕西回族作为南疆和伊犁的多数居民,成了中原官话南疆片形成的基础(刘俐李、周磊《*汉语方言的分区》,《方言》。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省市人民支援边疆建设,各行各业劳动者以集体或个人组合形式陆续来到*,形成第三次大规模移民。一些新兴城市、生产建设兵团师部机关及部分团场职工都讲一种类似北京话的普通话。这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居民,在五方杂处,没有主体方言条件下的自然选择。这就是*汉语方言的第三部分——北京官话形成的由来。

*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三大语系——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的交汇处。从语种角度看,*三大语系中阿尔泰语系所属语言最多,有维吾尔语、蒙古语、锡伯语等八种。汉藏语系有汉语。印欧语系有塔吉克语和俄语。定居*的汉民族长期与当地民族杂居混居,生产、生活用语的互相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光绪丙戌进士,《*图志》的创修者,官至*布*司的王树木冉在《哈密》一诗中,写出了清朝后期*汉语的一大特点:“彻田公守望,汉语杂胡戎”。话语中夹杂维吾尔语,这是清代*汉语的突出特点之一。

三、方言特点

1、语音

1.1、部分平翘舌不分

这里所指的是z—zhc—chs—sh三组有对应关系的舌尖前音,又称平舌音。Zh\ch\sh都是舌尖后音,又称翘舌音。在*方言中,平舌音和翘舌音都有,只是在使用上与普通话体系不相一致。*方言的平舌音比普通话要多,但比南方话要少,有一些翘舌音平读现象如:啥—撒生—森茶—擦是—四愁—凑扎—匝等。

1.2、前鼻音后鼻音不分

*方言把普通话中的eng、ing两个后鼻音全部读成前鼻音如:鹰—音横—恨星—新耕—跟蒙—门明—民宁—您能—嫩,等等很多。又把普通话中的un、ün等都读成ong如:群—穷混—哄滚—拱*—炯,等等很多。

2、借词

*汉语方言中少数民族语言借词大多为维吾尔语,而且许多是很早就借入的。借词分为音译词、意译词和维汉合璧的词三种。音译词最多,在*汉语方言中运用也十分普遍,如“皮牙子”(洋葱)等等。有的借词可以作为语素创新词。如:“馕”是一种烤饼。*汉语中还有“窝儿馕”“馕房”、“馕包肉”等。意译词比音译词少一些。有些维语词直译成汉语后,其本意与字面意义相去很远。如:“眼睛小”(吝啬),“肚子胀”(生气)等,但这类借词在*汉语方言中使用很广泛。第三种是维汉合璧的词。一般由维语音译加汉语素构成,如:“铜普儿”是一种无孔铜钱,由汉语素“铜”加维语词“pul”(钱)组成。“搂素子”(撒谎、胡说)由汉语素“搂”加维语词“soz”(话)构成。除了维吾尔语借词外,*汉语方言中还有其它少数民族语言的借词,如:俄罗斯的“萨马瓦尔”(茶饮),“苏波汤”(菜汤),“瓦罐车”(闷罐车);蒙古语的“达坂”(不太陡的山,两山之间低的地方),“戈壁”;哈萨克族语的“冬不拉”(一种乐器)、“那仁”(一种面条)等。基本上都是音译。

3、语法

词序。如:这个娃娃好好不会佛话。(这个孩子不怎么会说话)。贼一句话我甚不佛。(这句话我不怎么说)。以上两个例句的“好好儿”“甚”都是”(不)怎么”的意思。复数词缀:李明些个来了。(李明他们来了)牛些个都喂了(那些牛都喂了)第一人称复数祈使式词缀“走”。如:看飞机走=看走(咱们看飞机去吧)扯布走=扯走(咱们买布去吧)吃饭走=吃走(咱们去吃饭吧)

四、*方言特色词汇

1、不尔视你:不理睬你,不搭理你、是理睬的意思

2、勺、勺子、勺撩子:傻、傻子

3、歹:好歹这对反义词在*话里成了同义词,都是“好”的意思,比如“太歹了”“歹得很”,但在语气里有点“反话反说”的意思。

4、老(二声)道(四声):能干,厉害

5、谝传子:聊天,即北京话里的“侃大山”、四川的“摆龙门阵”东北的“唠嗑”

6、喧荒:意思就是聊天。

7、马(一声)搭:麻烦,问题,如“么(没)马搭、闯马搭”

8、逼蹭(一声):得瑟,牛逼

9、苒(二声):烦人,缠人的人或事。如“这人太能苒了”

10、尔:撂,扔,如“尔到一边去撒”:扔到一边去

11、胡里吗汤:稀里糊涂、乱七八糟

12、二天:改天,以后

13、呕(二声)呦:语气词,表示惊讶或不屑两种相反情绪

14、章程:有本事、拿架子

15、贼哒、内哒:这里、那里!

16、哎来(轻声)白来:这样那样、乱七八糟、芝麻绿豆

17、一满(四声)子:全都是,所有的

18、怂(二声):上“尸”下“从”,内(那)个怂,即内个二愣子、内个二球货

19、楞松(的):使劲地、不遗余力地,如:咱们楞松的唱歌,楞松的跳舞

20、一头囊上(下ha)去~~:一直走过(下)去

21、皮实:不是扎实耐用的东西,而是语缀,表示程度深,常用的如“烦皮实的”

22、二转子:即混血儿

23、白坎儿:转指*土生土长的本地(汉族)人,我们都是*“白坎儿”。另外还有白搭的意思

24、缠头:缠不清楚的人,知识少、脑子缺根筋的人

25、臊我面子:给我难堪

26、屙:注意,不是“饿”

27、骚:牛逼(贬义)牛(褒义)

28、球:球这个字是脏话粗口,既可以做名词,比如说,你是个球吗?!还可以作代词,比如你给别人打电话,喂,干球的呢?还能做语气助词,考试一科都没挂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说一句,球!!!亦或是做副词,比如,滚球吧,去球吧。可惜出了*当你对别人说,球吗你?竟然有人回你,方块吗你?

29、羊缸子:妇女,媳妇

30、巴郎(子):“巴”轻声,近“把”音;男孩、年轻小伙

32、尧尔达西、阿达西:同志、朋友

33、买格赖:过来

34、皮牙子:洋葱。比如著名的菜“皮辣(二声)红”:皮牙子、辣子、西红柿,外加香菜,切丝凉拌既是。(内地的老虎菜)

35、崴~江~:感叹词,哎呀,要拖长了说

36、塔西郎:死,完蛋,翘辫子

37、哈(啦)马嘶:全部,一股脑地

38、莽~~~开:走开!

39、亚克西:好!

40、扛霸子:老大的意思

41、往上走:往南走

42、往下走:往北走

43、驹里:羊(冰碴子驹里)

44、尔:扔,如:我去尔个垃圾(我去扔个垃圾)

五、特色不雅词口头禅、话把子:

1、球子的

2、沟子(屁股)

其它:能说的人——宰壳子说话一套一套的——嘴子尔的响得很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疆旅游攻略15新疆民风民俗新疆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