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称谓的老红木,是指*檀属红酸枝木类中的特定、单一木料:交趾*檀。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根据密度等指标把红木规范为:二科、五属、八类、三十三种木料。至此以来,此红木而非彼红木,受众们不明就里地被忽悠着。红木,不仅有新老之分,而且价值相差悬殊,市场、商家惯用的方式就是以低充高,以新充老,名正言顺地卖着名称,赚取着法定名称下非此即彼的巨大利润。
老名称红木,即:老红木。用得越久,越能彰显原木本身本性间隐溺出油脂漆面的自然与包浆。当人们在使用中发现其颜色、品质的巨大差距,面对手中发票或购货合同里名称时,也只有望名兴叹投诉无门了。选购红木家具,首先要厘清名称的差异,以及不同名称所对应的唯一木质,在发票或购货合同里注明具体对应的特指木质。常易混淆是非的名称,诸如:红木,老红木,酸枝木,红酸枝,大红酸枝,交趾*檀,微凹*檀,奥氏*檀,巴里*檀等等。其大致区分如下:
红木,泛指国家规范里的三十三种木料;
老红木,仅指红酸枝木类里的一种,即交趾*檀;
酸枝木,俗称老红木,其木质坚硬能沉于水,经久耐用,结构细密,其颜色多呈浅灰,灰紫,灰紫红,深紫红色系,间紧致青紫独特条纹,略散一种特有的复合型淡香;
红酸枝,为豆科檀属木材,多产于印度,非洲,美洲,以及东南亚各国。红酸枝木的新切面有酸枝木特有的酸香气,故称之为酸枝。属于红木的一种;
大红酸枝,为家具圈内约定俗称的新名词。或针对原产地,或针对老红木,或针对红酸枝木,具模糊性统称,又常替代为单一所指的交趾*檀。老红木与红酸枝等红木系列名称一定不能混为一谈。
红酸枝泛指一大类木材,其包括交趾*檀,微凹*檀,奥氏*檀,巴里*檀等等十几种木材。该类木材虽都归为*檀属类,除去其中微凹*檀与交趾*檀的青紫条纹非常相近外,老红木仍有其独特的色泽和纹脉区别。成品家具的擦漆、擦蜡等工艺之前,细观其细密的结构、棕眼、纹脉等与同类红酸枝木的差异完全可以区分。单从制作家具末端的擦蜡、擦漆工艺角度而言,一字之差却暗藏着难为人知的行业秘密。老红木的质地饱含蜡质油脂,通常采用紫檀加工时的独特工艺"擦蜡"。如此工艺,只需打磨擦蜡,即可光泽润滑。历久氧化,亚光油泛,给人一种内敛、悠透而含蓄自然的美。
老红木家具制作,切忌使用普通红酸枝类木材的"用漆"工艺,或谓之"擦漆"。现代擦漆工艺,既会掩盖老红木优良的木质天性,也会给诸多制作者掺杂其它成本极低的红酸枝类木料提供最大便利。民国晚期(年)赵汝珍编著《古玩指南》中有录:"唯世俗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红色木言也。""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如此可知其一:著录中木之一种,指得就是老红木,同时也强调了老红木为专门单一的树种;其二:对老红木的明确定位与评价。
老红木家具经多年自然氧化后,色近紫檀,沉重内敛,富含蜡质油脂隐现于表层化做包浆时,神采四溢。随着明代紫檀老料的日渐消耗,老红木终于清乾隆年间替代紫檀、*花梨而成为宫廷家具的主流用料,并列为宫廷三种专用木材。附老红木成品家具定制时"五以""五必"十点供参考:
1,论其形制,以明式为上,清式简约次之,赏其简约通透;
2,论其选材,以整板、素面为上,赏其纹理天然;
3,论其雕技,以减地浅雕、吉祥纹饰为上,重料整,观寓意工微;
4,论其规格,以鲁班尺阳吉为上,周易祈福,微妙玄通;
5,论其配件,以素白铜为上,协简雅素,气韵浑成;
6,论其结合,必以纯榫卯加鱼鳔胶结合为上,榫卯加天然大漆次之,榫卯加白乳胶等化工胶再次之;
7,论其打磨,必以号砂纸通体打磨为上,无死角涵盖;
8,论其擦蜡,必以天然蜂蜡为上,其它工业用蜡次之;
9,论其擦漆。只要沿用擦漆工艺,必以其它低价类似木料染色替代老红木降低成本,非破坏性拆卸打磨,再专业的人士也绝难从成品家具表面明确区分甄别;
10,论其解体、结构支撑、背体等细致处,必以具体构件数量、具体规格,细致、比例、实用、打磨等处处周详。
红木家具如此,传统称谓的和田玉,也是如此。老的和田玉名称,单指今*维吾尔族自治区和田地区独有的原产地软玉石品种,距今已过千年历史。而现今和田玉的名称在国家标准中不具备产地意义,即:无论产于*、青海、辽宁、俄罗斯、加拿大、韩国,其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即可统称为国家标准的"和田玉"。
紫砂壶里的大红袍,亦是如此。顾名思义:罩在服饰外面的红袍子。大红袍,首先是两色以上的紫砂原矿料。红,代表大红的朱妮,是罩在紫砂壶表层外衣。
木瓜壶的定式偏早,大略于清末。具体时间,何人始创,至今无考,随冯桂林(-)先生制壶而闻名。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风靡一时,备受瞩目。惜,天不假年,冯桂林先生三十九岁盛年早逝,紫砂界沉痛举哀。
该大红袍木瓜壶,通高约:12厘米,壶身宽处约:18.5厘米,口径约:4.8厘米。选料为紫砂原矿,壶身罩朱泥"大红袍",或谓双色壶。通身饱满挺拔,气势夺目。壶嘴,壶把自然弯曲,线条流畅优美。枝叶脉盖扭,与壶身把末端之叶脉交相呼应,不失秀巧,疤节转顺通畅,妙趣横生,整体神韵直追桂林先生成熟期所制。一侧书法,一侧画鸟,相得益彰。署"丙子年"款,即民国二十五年(年),壶盖内阴文"裕源"竖排无边框两字楷书款,壶底朱文"宜兴紫砂"双边框方形四字篆书款。
"裕源"的相关资料摘录如下:
许进勇,字友义,号云麟,生于光绪十三年(年),卒于民国二十九年()。其祖父许良西、父亲许起容,均系德化佛像雕塑名家。许进勇毕生从事瓷雕艺术,并经营"裕源"商号。其得意之作的背面盖有"许裕源制"和"许云麟制"四字方形阴文篆体印记。当年曾为香港"玉成轩"、"源源"等古玩商特制成不少仿明清瓷塑制品。该壶盖内"裕源"款是否与许进勇商号款识相符,待考。
言及木瓜壶,就不得不提到冯桂林先生。与冯桂林先生相关的资料著录差异巨大,翻阅手头实录如下:
徐秀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紫砂》,第页原文:
冯桂林,先后为汪裕泰,利永,吴德盛等公司制壶,声望日隆。年后,一个叫汪裕泰的人在上海开设汪裕泰茶庄,杭州有其分店和别墅,聘冯去西湖别墅,专制茶壶。艺人应聘所制茶壶,一般都钤店斋号记,冯桂林也只以"卷翁"作印章款。受聘潜洛许立生,制器则用"立信"印章。据考证,冯桂林还受聘于吉德昌处制壶。
韩其楼编著,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紫砂壶全书》,第页原文:冯桂林自号"卷翁",他的制品先后曾用"卷翁","金鼎商标","立信"等款式作印记。
夏俊伟韩其楼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第页。夏俊伟著录部分原文:冯桂林,所制茗壶均钤以汪裕泰老板"卷翁"作记。
草千里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茗壶珍品图录》第89,95,96,97页,冯桂林的相关资料。
韩少启主编,深圳摄影出版社出版的《紫砂茗壶》第97,98,99,页,冯桂林的相关茗壶以描述为重,略作简介。
诸上所著,多有转略之嫌,若依著录考证,所助甚微。有模糊,有简略,可怕的"张冠李戴"者多多。若取其一,误己误人。品茗阅览之余,涉紫砂成器、茶事,藏事等为乐,真可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国文衰蔽,考据惘然。面对当下空前兴旺的出版业,虽不乏佳集善录,但却也混杂无序。著书为学,当以严谨为上,拘泥于私利,随摘失语者,有悖于文化初衷,清观也罢。独知一家之言,如盲人摸象,只会彻底迷惘,糊涂始终而无真可寻。红木家具、和田玉、紫砂壶等,自面世以来皆具其沉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趣,身处期间又具儒雅、品味、格调等诸多标签,兼得其独有的传世、保值、增值功能。如此多多,选择需谨慎。上手前,以多做功课或咨询可以信赖的专业人士为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