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是中国文化里历史“最”悠久,底蕴“最”深,流传“最”广的文化,用这些“最”来形容玉绝不是夸张,对比人们对瓷器、字画等古玩的喜爱,和田玉的时间跨度最大,在没有四大发明的时候,早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远古的人就发明了用玉石作为生产工具,用玉石作为祭祀神物,用玉石来区分等级制度,用玉石作为装饰物。各个文明时期都留有玉石作为历史的印证,这比任何历史书籍更有说服力。
翻开本本玉石书籍与教材,里面对玉有很多的划分,软玉——硬玉说、四大玉石、各种软玉等等,而和田玉作为玉石里的重要品种,是玉石中的“王”。中国自古以来的玉石之路,就是指和田(于阗)与中原之间的运输之路。而玉石之路,远远早于人们熟知的古丝绸之路。
和田玉自进入中原王朝后,就一直作为神玉、王玉而存在,中国的古代史籍里记录了中国帝王和王公贵族用玉的严格制度,寻常百姓是无法拥有的,特别在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朝时期,玉文化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制玉用玉之精让人叹为观止。唐宋之后,民玉才逐渐出现,而到了明清时期,和田玉又被统治者赋予了近乎“神圣”的地位,到了乾隆年代达到了顶峰,也就是“乾隆工”。鸦片战争后,和田玉相对走入了一个“低谷”,直到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进入了最为“萧条”的时期。
什么都是相对的。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盛世藏玉,乱世藏金”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和田玉从未因为战乱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和田玉自身的价值最终仍要体现出来。
“旧时王谢庭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刘禹锡《乌衣巷》里的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用来形容当今和田玉收藏再合适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和田玉价格每年递增的速度超过了任何艺术品,也超过了所有升值的物品,这一点不夸张。去过和田的人都会有一种感受,当你眼前浮现着茫茫的旧河道,被翻过一遍又一遍的沙砾,千疮百孔的玉龙喀什河,手中的玉(籽玉)怎么贵也不为过,因为它们是无法再生的“大地的舍利”。和田玉以昔日王者的姿态进行强势的价值回归。
当然更重要的是,和田玉凝结了中国人所能想到一切美好的词汇,五德、九德、十一德,古人们赋予了和田玉所有美好的字眼,比德与玉,无故玉不离身,和田玉已经成为中国人美德的象征。
长按